早期有天橋地下道的路口通常都有圍欄沒有斑馬線,行人過馬路只能走天橋或地下道後來因為實施無障礙空間的關係,圍欄拆除並畫上斑馬線天橋跟地下道就沒人要走,為了節省維護費用就只能拆除台北市可能只剩下行天宮地下道,因為算命地下街的關係會保留
我沒有經歷過拿人行地下道當防空洞的時代,不知,是幸,還是不幸。我記憶最深刻的,反而是有一段時間,台北市嚴格實施行人必須走"人行地下道",違者當場開罰;我還記得路口只有一名警察,而,在馬路兩端等待通行的行人卻有二、三十人,當行人魚貫地、從容地、如往常般的走斑馬線時,警察就開始和眾行人玩老鷹抓小雞,抓了這個,管不了旁邊那個,旁邊那個趁機跑了,警察飛奔過去追,原先那個也快跑不見了。那真是一個荒謬可笑的畫面。會拆房子,真的沒什麼好邀功的啦,尤其是這種完全不屬於民間的資產,說拆就拆,沒什麼好炫耀的。會拆,不厲害,會建設,也不厲害,在這年頭,只要有預算啥玩意兒蓋不起來?如何能夠新與舊並存,且共同彼此都生存的很好,這才是厲害。我們在這邊拆拆拆、蓋蓋蓋,然後卻花大把鈔票,飄洋過海到歐洲去,去驚呼為何人家的古堡這麼美?????有毛病嗎? 自己可以做,卻不做,驚呼個什麼屁羨慕個什麼屁。台北市市長換了又換,各種類型的大概也齊全了,但,都差不多啦,都一個樣啦。愛拆拆上癮了,就拆吧。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