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解決內科塞車:提高捷運發車頻率、大佳公園停車接駁&擁擠稅

當初捷運施工前內湖居民確實有提出改為高運量需求
原因是因為內湖連外道路就那幾條路

無奈當時政府用施工工期與預算不會過...等各種手法,恐嚇要求沿線居民妥協

而且沒記錯當初內科在截彎取直前規劃是輕工業區
內科都是違規使用,將非輕工業用途的趕走,就不塞了

現在土地還是工業用
davis0725 wrote:
當初捷運施工前內湖居...(恕刪)


jerry1103 wrote:
中山國中站-南京復興站-忠孝復興站-大安站-科技大樓站之間開接駁公車。捷運轉接駁公車、或接駁公車轉捷運,不僅公車不用錢,還可退8元。...(恕刪)


不可行,復興南北路沿線上班時間因為道路縮減做腳踏車道已經塞得很厲害了,

你再塞數倍的接駁車進來,塞車的時間恐怕遠大於節省的時間。

順便提醒一下,文湖線的椅子拆除後增加的運量有限,

《中廣新聞》報導,針對拆除文湖線座位的構想,北捷中運量運輸處長莊英震表示,在祭出三個措施來提升運量後,會持續觀察並評估,但他也坦言,若拆除座位,文湖線的馬特拉列車1列約可增加20人,龐巴迪列車可增加6人,

jerry1103 wrote:
如果大家覺得10分鐘還是很多,其實可以跳過南港軟體園區站和大湖公園站這兩個小站,南港軟體園區站就用公車接駁,大湖公園往西乘客需要往回坐一站(提供適當補助)。可省個2-3分鐘,雖然有限,就當拋磚引玉,各位先進應該有更精彩的想法。

不過如果未來兩邊都塞,走西邊要塞16分鐘,走東邊如果只塞9分鐘,感覺就差很多。...(恕刪)


園區站直接空橋接中信總部三樓商城、旁邊軟體園區一二期大樓最近的就是園區站,

要這邊搭捷運的人多走五分鐘再花時間去排隊等接駁車只為了省2分鐘?

接駁車要停哪裡?軟體園區上下班時間已經有交通車要停了。

更不用說另一側還有重劃區的住宅群....

先廢掉等人又多起來再重開嗎?
後來的新蘆線規劃,其實可以直接沿民權東路,就可提供內科一條高運量的路線,或者松山新店線往內湖延伸
jerry1103 wrote:
重新整理一下:提高文...(恕刪)


文湖線的設計不過在在顯示當時的規劃沒有遠見
跟板南線老是站內擁塞是一樣的道理
想解套是不可能的
亞利安星人 wrote:
不可行,復興南北路沿線上班時間因為道路縮減做腳踏車道已經塞得很厲害了,
你再塞數倍的接駁車進來,塞車的時間恐怕遠大於節省的時間。

內行的
沒有公車專用道的路線
上下班時間絕對不要坐公車
速度比開車騎車還慢

jerry1103 wrote:
重新整理一下:提高...(恕刪)

可行性很高
另外擁擠稅,這個最好不要
有些錢該花的就政府自己吸收會比較好
「北捷中運量運輸處副處長曾朝暉說,文湖線每日約搭載廿二萬人次通勤族,每天約九萬五千人次在捷運忠孝復興站轉乘。(105年1月)」
需跨捷運路線進行轉乘(起訖點為不同捷運路線)的乘客比率為 45.6%;而在單一路線之行程,以起訖點均屬板南線的比率最高,占 18.1%,其次依序為淡水信義線占 15.7%,中和新蘆線占 7.2%,松山新店線占 7.1%,文湖線占 6.3%。
https://goo.gl/VHmem5 第七頁

所以文湖線約有12萬5千人次是不轉乘的,但是全部廿二萬人次,又有九萬五千人次在捷運忠孝復興站轉乘。只能說南京復興、大安、南港展覽館都沒有人轉乘。

想了想,不是這樣的。文湖線20萬人次、高運量180萬人次,都只是出站或是進站統計,並不是真正服務人次。所以文湖線的真正服務人次應該為31.5萬人次,12.5萬不轉乘,9.5萬在忠孝復興轉乘,另外9.5萬在南京復興、大安、南港展覽館三站轉乘。

一天營運約18小時,9.5萬/18,約為5000人/小時,假設尖峰時間為3倍:15000人/小時,15000/兩個方向共90班,尖峰每班車約上下客166人,每個門上下20人。真的需要降低忠孝復興站轉乘人數。

有先進說接駁公車不可行,那只有U-bike了,從特定點借U-bike,在特定尖峰時間騎到忠孝復興站,轉搭板南線的旅客(以出的站判斷,至於哪些站需要再研究),U-bike不用錢,還在捷運車資中減5元作為優惠。假設一分鐘有30人,則1小時可以有1800人,12%(要增設很多借還車柱)。夏天可能會少很多,不過夏天騎機車人也會多,坐捷運就比較少。

另外,到南港展覽館轉車假設轉移了25%,加U-bike的12%,再加上增加的列車,忠孝復興停車時間應該可以從60秒降到40秒。

jerry1103 wrote:
重新整理一下:提高...(恕刪)

首先,你需要這種軌道配置圖,對你的討論會有幫助。
https://i.imgur.com/1VcKo1w.png

文湖線人最多就「大安 - 忠孝復興 - 南京復興 - 中山國中」4站,區間車就可以解決,只要在科技大樓南邊復興南路上蓋一條高架儲車支線,快又便宜而且安全,會比通風井挖成站體簡單喇~

zola wrote:
1、為何它可以加掛車箱加長,可是卻不做?做不到?...(恕刪)

上一次加掛之後就火燒車了…加上後來馬特拉不拉,也沒車廂可以買來加掛;改龐巴迪之後雖然可以考慮多買車廂,卻又瘋狂詐湖,捷運公司應該也不敢想吧…
而且全線加掛只為了4站的話CP值也太低了。
http://goo.gl/b3MUUb 支持環保 減少用紙 發票要刷 手機條碼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