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小孩的未來? 出國求學? 出國工作? (純屬分享自己看法~)

ww5252520 wrote:
小孩的未來? 出國求學? 出國工作? (純屬分享自己看法~)

...(恕刪)...
更遑論今年GDP不要變負的就偷笑了~ 過幾年後~ 說不定還要保GDP負幾%

我特意為這句話,回第二棟樓

我認為我有這個責任,跟這位爸爸說
不要被 現在的 這種 GDP 成長率 正或負 騙去

這種 GDP 成長率 是 負值 的時候

正是 兒女們 興趣、志向 能發光發熱 的時候

當然我知道臺灣的問題是什麼

好吧,我明說
真的想跟 王永慶 一樣有錢 嗎 ?
真的願意 死也死在 巡視外國工廠 的時候嗎 ?

我不要,我寧願 死在 興趣、志向 發光發熱

而非 錢 發光發熱 的時候
這裡面差別在哪裡,或許正是父母要學習如何教兒女的部份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想要跟13億人競爭? 那也要人家要跟你爭
話說那13億想的是跟全世界競爭,而我們卻還只在想跟13億競爭?

嘖...這等級差太多了
水云 wrote:
而那個興趣、志向,可能國內沒有一個大學以它為出名於全球
那為什麼要阻斷 兒女 ( 有可能是一輩子 ) 的路?


水云大。。我幫樓主回一下

為什麼呢?

因為。。。。。。。。。。。。。。。。。錢錢錢

錢要花在刀口上

就因為。。。錢少,所以就一次機會(有些家庭搞不好連半次機會都沒法給)

當然。。有錢的話,當然讓小孩怎麼衝都沒關係,重點是沒錢

之前,和朋友聊天,朋友有2個小朋友(5,6歲)

他說。。他會把資源全部給他認為比較優秀的那個小朋友身上

雖然是玩笑話,不過令我省思了一番

badday wrote:
話說那13億想的是跟全世界競爭,而我們卻還只在想跟13億競爭?
嘖...這等級差太多了


千萬別這麼說

贏了13億,你至少就全球排名前20%以上的人了
菜虫呷菜菜下死 wrote:
水云大。。我幫樓主回一下

為什麼呢?

因為。。。。。。。。。。。。。。。。。錢錢錢

錢要花在刀口上

就因為。。。錢少,所以就一次機會(有些家庭搞不好連半次機會都沒法給)

當然。。有錢的話,當然讓小孩怎麼衝都沒關係,重點是沒錢

之前,和朋友聊天,朋友有2個小朋友(5,6歲)

他說。。他會把資源全部給他認為比較優秀的那個小朋友身上

雖然是玩笑話,不過令我省思了一番

其實我會希望現在的父母

若真為子女著想的話

高中職時期 ( 16~18 歲 )

學雜費要讓子女打工"至少"出一半

三餐可能父母可以出,但其他的 ( 尤其如果要玩社團的話 )
沒有說不可以玩社團喔 玩社團的錢,務必是兒女自己打工來的

這樣培養三年,目的就是 ...

大學完全讓兒女自己選,但也是完全讓兒女自己負擔 大學生活的 學雜費 + 生活一切開支

如果兒女自己算盤撥一撥 ... 好吧,現在是用 app 算一算

兒女自己選擇去國外那些出名的大學追求興趣、志向

我覺得父母應該感到驕傲 並欣慰


附註

大概我是把所有算盤都撥盡

最後 ... 決定我實在還是不要結婚,也不要生兒女
我不可以當人家的父母。這個選擇比較正確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菜虫呷菜菜下死 wrote:
千萬別這麼說
贏了13億,你至少就全球排名前20%以上的人了


有這麼簡單嗎? 這就和學好英文,別忘了,美國的流浪漢英文都比我們好呀

如果歐美日是的人口排序是金字塔型,那中國就是東京鐵塔型

只是人口最多,導致 金字塔頂端的人,隨便2% 就有 2600萬,對比整個台灣人

問題是壓在金字塔底部的人口,加一加大概也是 對比 歐美日所有先進國家 人口的總合

所以呀,不要每次都說和13億比,沒意義的

和美國流浪漢比英文,你輸的機率比較高 (單純的數值比較)


我覺得台灣一直陷入一種迷思

一直喊著要走出去

卻只走去對岸

難道世界就只有對岸嗎?


不,那只不過是因為台灣人無法與真正的世界接軌

語言不通,思考又比不上歐美

於是只能夠跟同樣語言的國家來往

我常說,還在去對岸的只有兩種人,大集團和政客

剩下的都等著當砲灰吧


另外

要不要出國念書

其實真的要看想不想念書、知道想要的是什麼還有一個財力靠山

難道非台清交就不是和出國念書嗎?

我只能說,台灣的教育不代表在特定領域是否成功

只能說很多人「很會考試」


最後

其實台灣真的沒想像中遭

出來以後真的發現

其實不景氣是世界性的

國外也沒好到哪去...真的

至於22K,確實台灣的企業與政府需反省物價與收入比

但大學生也須思考,是否真的有能力

我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有學校的通識課竟然提供機會讓學生出國見識,但都必須自己來,包含辦護照

想了一下,曾幾何時,大家開始會對自己出國的人說好勇敢,FB上滿滿都是自助旅行的PO文(不是背包客)

對我來說,出國玩明明只要有錢就可以,很困難嗎?為什麼我們這世代竟然弱到花錢出去玩是勇敢?弱到辦護照和規劃旅行還要開課?



chiang:香腸說不定我比你還多
不過〝溫水煮青蛙〞~ 我還蠻認同的~ 小孩是需要獨立~

可以出去闖闖~ 不過~ 要過去對岸讀大學~ 真的需要勇氣~

要跟廣大的人口競爭~ 走出去? 不走出去? 很值得斟酌~


如果說台灣大學〝由你玩四年〞的風氣還是沒變~ 那就算了吧~

如果選擇留在台灣~ 選擇安逸的就學~ 選擇舒適的任職~

那就不要抱怨〝薪資〞只有20k~ 那是自己選擇的~ 就自己承擔~
講到心坎處~ 真的~

要安逸~ 那就這樣~ 別抱怨~

http://stock2012.pixnet.net/blog/post/161575799-%5b%E5%88%86%E4%BA%AB%5d%E9%B4%BB%E6%B5%B7%E5%B7%A5%E7%A8%8B%E5%B8%AB%E5%95%8F%E9%83%AD%E8%91%A3%3a%E7%82%BA%E4%BB%80%E9%BA%BC%E7%88%86%E8%82%9D%E7%9A%84%E6%98%AF%E6%88%91%E9%A6%96

白我們今天要說來講的是鴻海工程師與郭台銘的對答。

鴻海工程師問郭董:「為什麼爆肝的是我,首富卻是你!」 敢這樣問的真是讓人為他捏一把冷汗,不過郭董也不是省油的燈。

簡單幾句話就把重點說出來了,郭董說:我們之間有三個差別。


第一:

三十年前我創建鴻海的時候是賭上全部家當,不成功便成仁
而你只是寄出幾十份履歷表後來鴻海上班,且隨時可以走人。

我們跟你的差別在:創業與就業

第二:

我選擇從連接器切入市場,到最後跟蘋果合作是因為我眼光判斷正確,
而你在哪個部門上班是因為學歷和考試被分配的。

我們之間的差別在:選擇與被選擇

第三:

我24小時都在思考如何創造利潤,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數萬個家庭生計與數十萬股民的權益。

而你只要想什麼時候下班跟照顧好你的家庭。 我們之間的差別在:責任的輕重。

郭董不愧是郭董,短短三句話就K.O掉工程師了,這些事大家都能做,

只是在於你有沒有勇氣踏出第一步,還有你所做的每個選擇都會影響到你,而老闆們只是做了我們不敢做的事情,而且他們成功了。

---------------------------------------------------

郭台銘說的~ 真的有道理~

不是不可以~ 是看你怎麼選擇~

水云 wrote:
附註
大概我是把所有算盤都撥盡
最後 ... 決定我實在還是不要結婚,也不要生兒女
我不可以當人家的父母。這個選擇比較正確


大概就是單身的人跟有小孩的人的想法差距的地方吧
我認識的許多人單身時,也是這種想法
但真的有小孩之後,就整個想法完全不一樣了
也因此我那些朋友擔心自己也變成自己眼裡妨礙子女成長的人,所以也就乾脆不要生

能夠這樣貫徹教育的理念的人,真的非常得少
更應該說的是這些人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質,而不是普羅大眾可以比擬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