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打炮"的解釋,說出來會笑死人~XD

lengda wrote:
每逢過節,本來就是家家戶戶都會打炮啊...(恕刪)

同理:
1.除夕那一晚~大家『打炮』,嚇走年獸....(那一定要很大聲才行...)
2.要迎娶新娘時....每逢巷口..就要『打炮』..賀喜..(這時候 不知道新郎是跟誰一起打炮)
吉良吉影 wrote:
同理:1.除夕那一晚...(恕刪)


新聞 倒是有去訪問,
說這是浙江地方 的方言....

不過 既然是國語 字典 放上某地方言,似乎不是很洽當
如果真的要放,
應該 也在前面加個註記 ,
說這是從哪出來的說法 應該也比較好
這...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這種解釋呀~沒有還比有好得多了

話說回來
人家我好多年沒有"打炮"了
因為怕受傷
女人賤了就很容易有錢,男人有錢就很容易賤...
冒著被停權的危險:

我從很小的時候,四、五歲就一直開始打砲打到現在都52歲嘍,還在打!

尤其是春節的那幾天,天天打砲~
台北市 及 新竹市 中華電信的3.75G 可以用啦!!!!
怎麼沒有這個解釋:
打砲: 攻擊敵人的砲陣地。
我覺得這才是正解啊!就像打小孩,就是攻擊小朋友一樣啊!
例句:四行倉庫被包圍了,謝團長不停打砲,才化解的敵人的攻勢,守住了四行倉庫。
好吃,所以好胖!
呵呵~~~這什麼解釋啊?!
真的解釋也不該是這樣吧~應該泛指是"性交"吧~
不過如果教育辭典要放這個進來~或許該好好考量~
畢竟是比較粗俗的用語~
如果這個進來了~那三字經裡的.........該放嗎?
我不是愛敗家,只是一堆敗家因子在我腦海中~
雖然上面的解釋跟現代社會的用法不同
但是
難道幾百年前
打砲一詞
用法就跟現在完全一樣嗎

詞語的意義
會"演化"的
不過現在的媒體跟公眾人物
一個不小心
就會"創造"新的意義

小弟國小的時候
玩過一個遊戲
隨意的翻一個簿子

跟誰
在哪裡
做什麼

然後當我翻到打砲的時候
幾個男生不懷好意的笑
當時第一次看到這個詞
所以不明就理
頭號米蟲 wrote:
那是因為老外嫁女兒沒在收聘金 所以當然會這樣解釋嚕

小弟的見解不同

古代的中國社會
男子要奉養父母
女子出嫁後必須奉養公婆
結婚雖然"沒輸贏"
但是從小養到大也是吃了不少米糧
因此女子被視為賠錢貨
村長啊,這個不叫丁啦, 這個叫噹啦!
原來我從六歲一直打炮到現在三十五歲了
每年農曆年我都會從除夕一直打炮到初六
年年都打炮還真是樂此不疲呢!

以後的國文老師要是看到這樣的作文
應該也不會覺得奇怪了!

[今天是大年初一,爸爸帶著我和妹妹
一起去打炮.......]
快過年了,真是應景!

大家要感謝教育樂部
太好了,改在01教召30天......
現在的媒體太閒了喔!~~

連這事情都可以小題大作!~~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