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印度被英國殖民過,印度還不一定能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呢。歷史上印度成為大一統的王朝只有幾次,大部分時期都是各自為政的城邦王國。印度許多地方有自己的傳統,語言和風俗,印度的紙幣上就有數十種方言的標示,大家相同的就只有共同的印度教信仰和種性制度,而印度教裡的眾多神明提供底層百姓的精神寄託,許多鄉鎮還保有當地仕紳的干政權力,所以才有這次奸刑的離譜判決,這是基於以眼還眼的報復原則,整個家族的成員都是刑罰的對象,但也不是整個國家都這樣,還是有些地區比較文明進步的。印度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中央政府無法完全干預地方事務。只有在印度這種實施種性制度的地方,才有這種永無救贖的苦難人生。釋迦牟尼出身高階種性世家,能夠感悟人生悲苦,立志尋找解脫之道,實屬例外,也因此啟發了不少人追隨,佛教僧團在釋迦牟尼死後才成立,發展為佛教。但畢竟佛教的理想曲高和寡,無力對抗根深蒂固的種性制度,底層民眾早已認命,只求生存,向印度教神明祈禱乞求來生到好人家。所以佛教在印度和尼泊爾只剩下極少數信徒。而當伊斯蘭教以武力入侵印度時,對底層民眾可說是一次解放的機會,因此吸引了不少信徒,在印度大陸上站穩了腳步。現在印度國內還是有不少伊斯蘭教徒。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則絕大多數是伊斯蘭教徒。但是不要以為在巴基斯坦就人人平等,種性制度沒了,但貧窮的人還是貧窮,只能在有錢人的田裡世代幹活,無法翻身。不少偏遠地方家族的榮譽可以凌駕在政府法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