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歧視儲蓄/鼓勵月光族?


gtex6827 wrote:
所以要感謝月光族,每月花光光,刺激經濟


凱因斯學派有其支持者,
但如果是社會福利的補助款到了手拿iPhone的月光族手上,會不會有那裡怪怪的呢?

危險是真實的,但是恐懼是一種選擇。 wrote:
凱因斯學派有其支持...(恕刪)


凱因斯學派是這樣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危險是真實的,但是恐懼是一種選擇。 wrote:
最近看了一些政府補助的規定,雖然我不會去使用社會資源,但一堆條文看下來,總覺得這些條文似乎有哪裡不對?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相同疑問?

比如,相同薪水的上班族,做同樣工作,A省吃儉用,存下一些錢,而B總是吃喝玩樂花到光光,因此沒有任何存款。

結果卻是B符合政府補助的資格,比如一個月幾千元的租金補助,貸款利息補助,房屋修繕補助,各種低收入補助等,

排富這樣的概念也不是不對,只是會不會得到反效果?鼓勵大家把錢花光光?好像努力工作存錢的人只好認命靠自己做到死?

相反的月光族卻能理所當然的享受各種社會補助。


社會福利本來就是幫助弱勢...如果您願意 可以把名下資產捐出 然後開始領社會福利...

你可以以偏概全批評她們不努力工作 ....

你也可以全盤否定那些領社會福利的人 都是 拿高檔手機 爽爽過...

但是建議你在心裡思考就好 不需要特別講出來

尤其是 曾PO上氣爆免費補助的單據的您

別忘記這也是一種福利
危險是真實的,但是恐懼是一種選擇。 wrote:
最近看了一些政府補...(恕刪)


1.身為才女的您一定知道創業變企業主更可以節稅 去當老闆
2.投訴政府 點醒政府的盲點
https://ace0156.pixnet.net
請問您覺得政府該如何界定真正的弱勢跟月光族?

還有請問政府有多少人力能做這些事情?

我覺得您的意見相當重要

分享一下如何?
這篇是回覆前幾樓的經濟先生

我只學過幾年很基礎的經濟學,之前看了一些文章有提到一些觀念。

凱因斯一個經久不衰的重要見解就是,幫助家庭度過艱難時期的方法並不一定對全球經濟奏效。如果一個家庭的一家之主失業,全家可以並且應該節衣縮食來量入為出。但在經濟普遍疲軟時期,大家不能同時都這麼做,因為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越多人削減開支、增加儲蓄,就有越多的人被迫削減自己的開支,從而造成螺旋式經濟下滑,這被稱為「節儉悖論」。收入迅速縮減,儲蓄就會不升反降。結果就是:大規模失業。


凱因斯說,如果公司不願意投資,消費者不願意花錢,政府就必須加大支出或減稅,來打破這種危險的循環,這兩種手段都可以讓人們口袋裡有更多錢。


凱因斯理論復活


危險是真實的,但是恐懼是一種選擇。 wrote:
那些花一個月薪水去買iPhone的人也是被迫的嗎?

當然是被迫的阿,因為IPHONE一隻就是這麼貴
不然你有一隻全新5000元的IPHONE 6+
可以賣我嗎?
銀噹•馬汀 wrote:
社會福利本來就是幫助弱勢...如果您願意 可以把名下資產捐出 然後開始領社會福利...


我同意應該幫助弱勢, 這篇討論的是社會現象,
不需要指揮我人生應該怎麼過。


銀噹•馬汀 wrote:
你可以以偏概全批評她們不努力工作 ....
你也可以全盤否定那些領社會福利的人 都是 拿高檔手機 爽爽過...


請不要自行腦補且拿那些東西來批評我。

這篇要探討的是這樣的規定是不是在歧視儲蓄?

我舉的例子是兩個同樣努力工作的人,只是一個及時行樂月光光, 另一個節儉度日存下錢,
兩種生活方式雖然不同,但沒有對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過活,
值得討論的是, 月光族是否與弱勢劃上等號?

天塚鬼 wrote:
有這回事?
就小弟所知,政府的補助都是看"收入"來決定是否符合資格。

有什麼補助是看"存款"的啊!
那我應該可以去申請


所以這就是錯誤的地方,稅收跟補助應該都要看"花費"來決定是否府合資格

很多好野人領了一大堆補助只因為"名下"無收入跟房產
窮人只不過繼承了一間可以遮風避雨的小破屋卻因為名下有房
或市值超過規範結果一毛錢都領不到
饅頭德 wrote:
所以這就是錯誤的地方,稅收跟補助應該都要看"花費"來決定是否府合資格

很多好野人領了一大堆補助只因為"名下"無收入跟房產
窮人只不過繼承了一間可以遮風避雨的小破屋卻因為名下有房
或市值超過規範結果一毛錢都領不到...(恕刪)


請問花費要怎麼查?

另外有多少人力可以一個一個的查過去?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