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日幣的定價,當台幣在賣

fnf2000 wrote:
這個還無所謂
重點是車子
進口車貴國慘車也貴
為什麼我自己造的車不能領牌上路


電動車似乎免領牌?
economic wrote:
最近的貓怎都這麼專業,墨鏡貓也是
樓主覺得利潤高好賺不會自己去賺看看就知道了


人家已經有經濟規模了
我這種小咖去拚勝算不大,且之前有一次失敗,傷都還沒養好

nekonizero wrote:
以前會玩動漫精品的...(恕刪)


這種小錢算還好啦 畢竟人家是用時間來換你的方便

不過像汽車就恐怖了 日幣當台幣在賣 真是太呵呵了
我就說你的問題基本到不行


舉便利商店來說
理論上高價的便利商店應該要被量販店,全聯、美廉等等打到一間都不剩
結果卻是台灣便利店總家數越來越高。

因為支持它生存的不是『商店』這兩字
而是『便利』這兩字
貓貓籠九 wrote:
我就說你的問題基本到不行

舉便利商店來說
理論上高價的便利商店應該要被量販店,全聯、美廉等等打到一間都不剩
結果卻是台灣便利店總家數越來越高。

因為支持它生存的不是『商店』這兩字
而是『便利』這兩字


喔喔喔
懂了!

貓貓籠九 wrote:
我就說你的問題基本...(恕刪)


小量的東西還有存貨的問題,周轉率和呆滯處理
你們貓黨最近都這樣專業喔,留口飯給別人吃

每個生意都是要事先多評估的,真那樣好賺會有人跳進來的,又不是多高的門檻
費用科目是很重要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貓貓籠九 wrote:
有個網路笑話這樣說
比爾蓋茲掉了百元美鈔,請問他用了幾秒撿起來?答案是他沒撿
因為他一秒賺不只100元 !!

...(恕刪)


去年(2014)有人真的拿這個笑話問BG本人,
問他會不會撿,
他的回答是︰會撿。

首富比爾蓋茲:看到地上有100美元鈔,我會撿!


全球首富、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說,如果看到地上有100美元鈔票(約台幣3000元),他仍會撿起來;而如果年收入低於10萬美元(約台幣300萬元),要怎麼維生?他回答不出來。

在《富比士》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比爾蓋茲曾經蟬聯13年全球首富(1995年到2007年),其他年份也往往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台灣時間今天(11日)凌晨2時,他參加知名社群網站Reddit的「隨你問」(AMA,Ask Me Anything),短短一個小時,網友就對他提出上萬個問題。

比爾蓋茲當然無法一一答覆,但他十分親切,已盡力回答五花八門的各式提問,網友問他在街上看到100元美元鈔票會不會撿?他坦白說「會」,但是「會把錢捐了做慈善」。


所以這個笑話可以不用再傳囉.

貓貓籠九 wrote:
理論上高價的便利商店應該要被量販店,全聯、美廉等等打到一間都不剩
結果卻是台灣便利店總家數越來越高。

因為支持它生存的不是『商店』這兩字
而是『便利』這兩字
...(恕刪)


要認真分析這個現象其實有點複雜。

打個比方問你︰
如果你1天上班8~9小時,
月休6~8天,
年節有休,還有例假,
薪水約35~40K,
「或許」有升遷的機會;

而加盟開店自己當名義上的老闆,
每月自己得當班220小時以上,且年節無休,
扣除所有成本後每月實際利潤也只有35K上下,
業積無大幅成長的空間。

可以選擇的話,
你要開店或領別人薪水上班?

當然人各有志,
選擇自己創業或受雇的原因不一定只看所得多少,
但真實情況是許多便利商店已經微利化,
加盟主的付出和所得不成比例,
維繫他們繼續開店的原因並非熱情,
而是加盟總部苛刻兇狠的合約。

rexjian wrote:
加盟主的付出和所得不成比例,
維繫他們繼續開店的原因並非熱情,
而是加盟總部苛刻兇狠的合約。


這是這兩年常有的情況,還有總部和加盟主爭利
加盟主也被迫吃下很多的費用
一個行業門檻不高又有額外的利潤,自然會有競爭者加入,過度競爭則會有人退出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nekonizero wrote:
以前會玩動漫精品的...(恕刪)


我朋友會花這種錢收藏他想要的動漫精品,我是不會啦,大不了多存點錢衝日本買,死都不會在臺灣買動漫精品。
economic wrote:
一個行業門檻不高又有額外的利潤,自然會有競爭者加入,過度競爭則會有人退出
...(恕刪)


台灣便利超商的密集程度真的是相當獨特的現象,
很多加盟主夫妻檔被綁在名義上自家的店,
吃不飽也餓不死,
好比是被關在獸欄中賴活著,
以供飼主(加盟總部)源源不絕抽取膽汁、生不如死的熊。

至於日本,
超商密度沒台灣高,
加盟總部對加盟主敲骨吸髓的程度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蘋果)日本7-11多家加盟主自殺 傳因高壓蠶食經營手法

日本近來發生多樁7-11加盟店老闆自殺事件,有知情人士著書爆料,原來幾宗自殺案件,緣於7-11的高壓蠶食經營手法,令加盟連鎖店欠債累累,最終因數目太大無法償還,走上自殺之路。

作者渡邊仁經過近一年的調查,撰寫《7-11的圈套》(セブン‐イレブンの罠)揭發埼玉、群馬、宮城、東京都等地,至少有6至7宗7-11加盟店老闆自殺事件。他指出,自2000年起,日本7-11實行高密度開店政策,一個逾3萬人地區便有至少5家分店,由於店舖過多,競爭太劇烈,不少分店都出現虧蝕,但就算虧錢,仍要每天向總公司繳款, 總公司更會派人到各分店監視,甚至強行管制分店的現金,店舖無法儲存現金。缺乏現金等於沒有信用資歷,無法獲銀行融資。

如果總部決定不與分店續約,分店便要立即償還欠債。不少加盟店主無力償還,在還錢的巨大壓力下,結果自殺了。


這篇文章寫得更詳細︰


文中末尾指出︰
7/11的商業模式並不是零售,
而是批著零售外皮的,
以收取店舖營業額為手段的盈利模式。


所以「便利」,
並非撐起台灣這麼多便利超商的最大原因。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