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水庫大壩位於臺南市楠西區,壩身材料為土石壩,壩高133公尺,是全台灣第三高壩(第一高壩為德基水庫,第二高壩則是石門水庫),壩長400公尺,壩身體積達900萬立方公尺,大壩體積也是全台灣水庫之中最大者。水庫滿水面積為1714公頃(17平方公里),是台灣湖面面積最大的水庫。水庫設計容量達7億4,840萬立方公尺,更是全台容量最大的水庫。曾文水庫的溢洪道有三道,每道的高程不一,面向下游由右至左,最小排洪量分別為每秒250、300、350立方公尺,閘門全開時最大排洪量可達每秒9470立方公尺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荖濃溪越域引水)
早在1995年政府便在計劃越域引水至曾文水庫,起因是曾文水庫設計容量大,但自設立以來滿水位的情形並不頻繁,因此有此計畫產生。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主要是於高雄市桃源區高屏溪上游荖濃溪設置攔河堰,利用引水隧道、旗山溪跨河橋,再經草蘭溪輸水管線到曾文水庫、 全部工程費預計212億元,估計每日供水量約60萬噸[2]。
此工程主要為隧道開挖,大都於地面下進行,於每年5至10月豐水期,取荖濃溪與旗山溪水進曾文水庫,取水量佔高屏溪同期流量3.6%
由於此計畫有環保上爭議,且近年來氣候改變,引發各界不同的議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