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剛看完了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一書後,變得憤世嫉俗,怎麼辦?

正常吧!
一本老書了,講得不過是一些平常跟教科書不一樣的觀點,
記得以前高中第一次讀到的時候,心裡還滿震撼的,
十幾年過去了,
想想,世界就是這樣子。
沒錯!中國人史綱好書一本強烈推薦!
憤世嫉俗這個大帽子的起源不知道是什麼?
如果世俗是愚蠢害人的
那麼人又何必順世隨俗的蒙上眼被人牽著走

曾經開車時聽到廣播
有一個人的新年希望是我要當一個好人

當我門睜開雙眼,不再被蒙在黑暗混屯之時
我們就盡力去當個好一點的人
用好的方法, 做正確的事
好人之路雖比順世隨俗之路難行
但對的起自己的良心,活的坦坦蕩蕩

而一個好人存在的日子久了
其他有勇氣想當好人的人也會越來越多的
那麼這世界的醜陋邪惡就會越來越少了
何謂醜陋的中國人?中國在清以前都是西方學習的榜樣,满清入關后導致西方超越了中國。滿清入關是野蠻戰勝文明的標誌,也標誌著中國落後於西方的開始。明朝中后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如果滿清的不入關的話,可能中國提前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更不會有百年的恥辱。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樓上這位老兄 這年代不用在反清復明了拉

如果不是明朝後面幾代皇帝亂搞 民不聊生

怎麼會讓滿清有機可趁 時勢造英雄

更何況樓主所提到的醬缸文化 我想明朝也是始做俑者之一吧



☆夢囘大唐☆ wrote:
满清入關后導致西方超越了中國。


第一次看到這種論調 感覺思想很單純視野也很窄 完全沒有西方歷史的存在
不知道是哪個學派所教出來的
柏楊在此書的前面有提到,他所謂的<中國人>是指<泛中國人>,所以,此書也適合<台灣人>閱讀!
敗家怪醫 wrote:
在柏楊的年代寫出這些是非常需要勇氣與智慧的,他跟穿紅衣的演藝人員 (某李姓立委自況為演藝人員)檢人裹腳布‧露鳥‧罵大街不同,他的深入觀察也不只在對一個單一的目標─執政者─收集資料,而在他所從學的儒家體系出發,觀察的是人生百態,卻可以從根本反動,從治學到致人都有一番不自我矛盾的論述,這多不容易。

伯揚走在時代很前面的地方,他在流放火燒島之前的那些對新世代人民的期許,今天有很多已經變成主流,例如對創意的保護,對威權的批判,當樓主在憤世的時候,你可以看看,其實柏楊的批判並沒有白費,他所寫的醜陋的中國人,已經慢慢轉變為新時代的台灣人。

回到原題,我還是建議樓主把柏楊全集讀一下,你會有更深一層的體悟,希望那時你的憤世嫉俗,會轉變成更正面的能量。...(恕刪)



說得真好啊!
生命貴在體驗,生活樂在發現。
笨笨熊 wrote:
樓上這位老兄 這年代...(恕刪)


把鞋子脫掉,先檢查腳底再說

看看腳上是不是有寫「清明」...「祭祖」.....
ranbowl77 wrote:
柏楊在此書的前面有提...(恕刪)


台灣人那麼倒楣阿?要叫中x人?最多叫華人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