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敗家怪醫 wrote:
在柏楊的年代寫出這些是非常需要勇氣與智慧的,他跟穿紅衣的演藝人員 (某李姓立委自況為演藝人員)檢人裹腳布‧露鳥‧罵大街不同,他的深入觀察也不只在對一個單一的目標─執政者─收集資料,而在他所從學的儒家體系出發,觀察的是人生百態,卻可以從根本反動,從治學到致人都有一番不自我矛盾的論述,這多不容易。
伯揚走在時代很前面的地方,他在流放火燒島之前的那些對新世代人民的期許,今天有很多已經變成主流,例如對創意的保護,對威權的批判,當樓主在憤世的時候,你可以看看,其實柏楊的批判並沒有白費,他所寫的醜陋的中國人,已經慢慢轉變為新時代的台灣人。
回到原題,我還是建議樓主把柏楊全集讀一下,你會有更深一層的體悟,希望那時你的憤世嫉俗,會轉變成更正面的能量。...(恕刪)
說得真好啊!
生命貴在體驗,生活樂在發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