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山達基書籍的問題....

山達基反毒、反精神科醫學很有名

我的看法不一樣,精神科醫學本身其實也是個教派,要你盲目相信權威醫師,不可質疑醫師,不要相信網友或其他患者的講法等等,其實也是不折不扣宗教洗腦的手法。精神科醫學的神,就是各種藥物,不容詆毀!

精神科醫師遇到反對他們的人,就送一頂山達基帽子。但如果不是教派有錢有人,又怎麼能夠推行反藥廠毒害的運動?畢竟現在藥廠,可是掌握了學界、媒體與政界的龐大怪物

山達基贊助出版的一些書還真的不錯,像為藥瘋狂這本書,詳列許多醫師不知或不願透露的精神科藥物副作用,對我母親憂鬱症,與照顧她的家人,幫助都非常大

精神科藥物往往紅一陣子,長期下來副作用太大失敗了,就變成毒品。白道用精神科藥物,黑道用毒品,這種控制大腦藥物所帶來的驚人利潤,是社會黑暗卻非常重要的一面,不可不認識。我很感謝山達基讓我們看到這一面
Lisa_Hsu wrote:
山達基反毒、反精神科...(恕刪)


您不太清楚精神病的治療吧?

不是去看診就會給你藥吃或割你前額葉,

一般病患若嚴重程度需要到開藥,

就必須按照處方回診、按時服藥,

這不是盲目相信醫生,

而是精神病用藥不能太重且需要持續觀察,

家屬自行認定中斷或減量會造成後續評估的誤差,

而精神狀況評估不是像外科一刀割開就看得出來的,

需要不斷的會談、溝通、評估才能決定治療方法,

更何況現在的精神科的治療方式西當多元,

包括協助病患重新社會化的課程、對孩童的繪畫治療、舞蹈治療等,

服藥並非唯一。


給台灣山達基人的一封公開信
亞利安星人 wrote:
您不太清楚精神病的治療吧?

不是去看診就會給你藥吃或割你前額葉,..

我想你也不太清楚現在台灣醫療真實狀況

沒錯!就是一直要你吃藥,短時期心情不好變成長期服藥,最後因藥物副作用導致想自殺、失眠、失智等副作用,這些醫師都不會告訴你,只會要你再吃安眠藥,愈吃愈多藥,有問題都是病人自己的問題,不承認與藥物有關

藥物副作用,是病患應有知的權利,而且吃藥過程中發生類似狀況,也可即時反應,保護自己的安全,不曉得為何藥廠要隱瞞?

其他療法,如心理諮詢輔導之類,很抱歉健保不給付,主流政策還是以藥物為主。

特別是藥物擾亂病人情緒,給照顧他的家屬帶來很大心理壓力

我不管誰是正派誰是邪教,只要家人情況有改善,我就相信他,這也符合科學實驗的精神。很不幸事實並不符合你的理想,反而是這本為藥瘋狂符合我實際遇到的狀況,也解決了我家不少問題

精神科藥物本質就是毒品,要求病人戒藥是十分困難的。要不是書中充足的知識,也很難讓他們理解,戒藥才是解決問題根本之道
亞利安星人 wrote:
1995年發生於美國的麗莎·麥克弗森(Lisa McPherson)案[18],是因山達基不當使用另類療法,又不顧正規醫師建議,勸病患不要在醫院接受治療,最終導致患者精神崩潰絕食死亡的案例。此案纏訟近十年,於2004年由山達基教會賠款予被害者家屬,達成庭外和解。

2010年,山達基向澳大利亞酗酒原住民提供「藥物彈療法」(drug bomb therapy),這種藥物除了會導致胃部潰瘍,並會導致原本就患有腎臟疾病者死亡。澳大利亞衛生部喊停。..


你舉的這些案例,與精神科所犯下的案子比起來,實在是九牛一毛

所有毒品,都是精神科藥物上市後發生嚴重副作用的失敗產品,光是這一項,給世界帶來的毒害就數不完。在還沒發現其害處前,可都是包裝成神奇的藥品,要那些無辜善良的病患長期服用

更不用提以前那種開刀割除腦部,讓人變癡呆的恐怖事跡,發明這個手法的醫師,還拿了諾貝爾獎

Lisa_Hsu wrote:
這些醫師都不會告訴你,只會要你再吃安眠藥,愈吃愈多藥,有問題都是病人自己的問題,不承認與藥物有關


痾...看到這個...你去看過精神科醫師嗎?

至少我遇過的精神科醫師沒有人會建議病患無止盡的吃安眠藥

基本上最大宗的還是情感性疾患

醫生都會說,真的有需要再吃,不需要就不要吃

但醫生會強烈要求一定要運動

Lisa_Hsu wrote:
其他療法,如心理諮詢輔導之類,很抱歉健保不給付,主流政策還是以藥物為主。


這個沒錯

但也不太正確

我記得有給付7次還是幾次,但好像要醫師轉介

忘記了


Lisa_Hsu wrote:
所有毒品,都是精神科藥物上市後發生嚴重副作用的失敗產品,光是這一項,給世界帶來的毒害就數不完。在還沒發現其害處前,可都是包裝成神奇的藥品,要那些無辜善良的病患長期服用


藥物的確不是萬能

但缺乏藥物萬萬不能

如果有機會到病房走走(雖然多半是鎖起來的),你會發現藥物還是有其必要



有時候過度的理想化其實就跟你說的切除腦葉般極端

當然不能說現在的精神醫學非常完美,但已經有很大的進步

藥物只是治療的一部分

並非精神疾病就是吃藥吃到死


如果山達基這麼厲害,為什麼還是被歸類成"異端"?

因為這就像有的人會去尋求宗教一樣

能說有效或無效嗎?當然不行,因為沒有顯著的統計數據

醫學或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科學最重要的就是驗證,而不是單獨案例(關於這一點,我擷取了一本書的結論在下方,可偽證性)

等到這個學派有顯著的統計數據支持後

相信一定會列入教科書


摘自 Keith E. Stanovich(2010),《這才是心理學》,楊中方譯,遠流出版公司。
chiang:香腸說不定我比你還多

Lisa_Hsu wrote:
山達基贊助出版的一些書還真的不錯,像為藥瘋狂這本書,詳列許多醫師不知或不願透露的精神科藥物副作用,


我發完文後才看到這連結

如果你手中有這本書

可以麻煩告訴我一下文末提到的「多種抗憂鬱藥會造成記憶力減退,如果你有這些問題,先戒藥吧」,記憶力衰退是出自哪裡嗎?至少讓我看一下這本書摘自哪篇論文

因為我很好奇

抗憂鬱藥與記憶力衰退有多高相關

我記得沒錯的話(將近一年前翻的,所以記不是很清楚),情感性疾患的診斷好像跟記憶力衰退有關喔

所以是憂鬱症本身就造成記憶衰退還是藥物造成的

因為我很討厭這種唯恐天下不亂又沒根據的書
chiang:香腸說不定我比你還多
奶茶一杯不要33杜西 wrote:
因為我很好奇
抗憂鬱藥與記憶力衰退有多高相關
我記得沒錯的話(將近一年前翻的,所以記不是很清楚),情感性疾患的診斷好像跟記憶力衰退有關喔
所以是憂鬱症本身就造成記憶衰退還是藥物造成的
因為我很討厭這種唯恐天下不亂又沒根據的書...

藥物就是精神科的神,當然不容批評,不允許質疑

不過這種說法只能騙騙沒有唸過內分泌學的一般民眾

我以前唸過內分泌學,唸完那堆複雜的正反回饋,就絕對不敢讓藥物隨便碰自己大腦

精神科醫師真的很不負責,嘴巴說自己很懂,實際上病人個別詳細內分泌狀況不是很清楚。明明知道大腦對內分泌很敏感,造成相關反應複雜,還是很大膽地開藥,反正最後出事的不是自己,病人長期回診又很好賺~~

奶茶一杯不要33杜西 wrote:
醫學或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科學最重要的就是驗證,而不是單獨案例(關於這一點,我擷取了一本書的結論在下方,可偽證性)....


這點西方藥廠早就破功了

美國國衛院訂計畫提升研究再現性,美國國衛院早就為了藥物論文內容胡扯蛋,沒有重現性傷透腦筋,論文淪為賣藥工具,講得好像頭頭是道,實際內容根本是鬼打牆

何況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還是實際實驗逐步減藥是否有改善,最真實可靠。當然戒藥請找可靠醫師幫忙,斷然戒精神病用藥是很危險地

h22027903 wrote:
.大概6~8小時 收費是8000 (恕刪)



我一聽到這樣收費方式,我就不會有興趣了說,
通常像這樣的收費課程會一套一套如雪球般愈滾愈多(錢)…………


cowboytwn wrote:
遠離邪教。...(恕刪)


+1

信牠者必死無疑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