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級金賀 wrote:我大舅他們年過60夫妻兩一退休,就去台南某醫院當志工小弟去就醫時,為免尷尬,還閃躲他們,在遠處看著他們替病人推輪椅,對請教之人笑容可掬的回答當志工的這段時間內,我外公已經癡呆的像小朋友,他們夫妻倆就把外公送去老人院 道理很簡單 在家奉養父母 外人看來是理所當然在外幫助別人是大善人 還會口耳相傳呢按照 那一個比較拉風 被別人說成大善人的機率比較大 兩者取其優當然是在外幫助別人總結:1.不論出發點 有幫助別人 也不錯2.父母輩的事不要太認真 很多恩恩怨怨 不是我們能理解的很多事了解後 你的可能想法又不一樣3.神明的認知也太狹礙了 想想看 沒有普渡 繞境 事 那社會變成???說個簡單的 食品廠本來能賺的錢就飛了 食品供應鍊本來可以狠撈一比的都沒了 年終變少了原本這可以消耗黑小弟精力的活動沒有了 原本黑小弟可以表現他的存在感機會沒有啦那要用什麼東西去強調他們的存在感呢 大概手段會更激烈那不是都很慘4.最起碼捐龍柱可以延續傳統工藝 這樣不好嗎??? 另外捐的人也可以打打廣告5.作慈濟的事 起碼讓退休老人有事作 順便幫幫別人想想沒慈劑會變成????心胸開擴點....哈 加油
古人說齊家,治國,平天下每個人先要把家顧好,有餘力餘錢再去做善事,家裡的事都沒顧好,國家棟樑都變壞以後又危害社會,那根本是本末倒置的事,話說一定要參加廟會參加殘善團體才算做好事嗎,好好笑,最討厭那些廟一堆不做事的只靠人捐錢過活,根本不值得尊敬
只簡單說人在做,天在看不是說你做這些就是對你有幫助的就像某些出家修道的人修口不修心那樣佛祖也無法幫助你至於某團體看看就好就算掌權的人在大愛她還是無法看到所有底下的人做的事情也不需要一直捐錢給他們誰知道錢都用到哪去了要捐還是捐給紅十字會這種國際的機構吧!
這情況跟我家有點像我外婆住院好幾個月時我媽幾乎天天去看她阿姨只去過一兩次每次待不到二小時其中還有絕大多數時間在護理站跟護士聊天說她受某穿藍色衣服的團體感召一星期有五天在某某醫院當志工很瞭解醫院,很會幫病人叭啦叭啦卻連進病房陪老母親都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