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1995 wrote:
中元節比較像是道教的儀式,跟西方極樂世界沒關係吧.
中元節.....
普渡是屬西方佛教儀式,源自目連救母的故事
而中元節的中元,意指中元地官大帝(三官大帝:天地水,就是三界公,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
誕辰:
上元天官(堯):正月十五
中元地官(舜):七月十五
下元水官(禹):十月十五
Wiki: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起初因佛教盂蘭盆會布施餓鬼為始,因宋朝儒、釋、道三教合流,與道教中元節的祭祀亡者靈魂、儒家祭祀祖先等活動及各地巫覡宗教如中國巫覡宗教、日本神道教、朝鮮巫教、琉球神道結合,構成漢字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動。
所以是佛教盂蘭盆節跟道教結合的祭典...
kantinger wrote:
如果以
子曰 非其鬼祭之
那 需要那的嗎?
時代背景不同,
由此可知,春秋時代祭祀

佛教也是由漢朝才開始東傳...
而道成教也是由五斗米道(東漢)開始...
就像聖經舊約裡的耶和華上主,感覺上就比較是[以牙還牙]的神,新約聖經裡就變得博愛
例:
1.出埃及記懲罰埃及的十災
2.出埃及記裡,因為神選之民不全然信神,讓他們在埃及到神選之地走了40年(埃及走到巴勒斯坦)
3.不是神選之民,就要把人毀滅或攆走...
nameshin wrote:
我唯一的問題死後東方...(恕刪)
所以結論就是 東方人死後到西方
西方人死後到天堂 (照推論應該就在東方)
就如同畢業旅行 北部都去墾丁 南部都跑六福村一樣 (大誤)
以上純屬虛構~



กิิิิิิิิิิิิิิิิิิิิ ก้้้้้้้้้้้้้้้้้้้้ ก็็็็็็็็็็็็็็็็็็็็
jameslanx wrote:
每年都在普渡好兄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年渡了,但是今年還要再渡,是不是表示去年沒去成?
普渡...&...超渡...不一定一次就成功...
有些怨念比較強、執著比較深的,要多超度幾次才能成功...
農曆七月...依照佛教的觀點...其實是吉祥月...
因為佛教的出家僧人...每年都要依佛制「結夏安居」...
漢傳佛教「結夏安居」是農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日,這段期間內不允許僧眾隨意外出,
用意是要出家僧人在這段期間內專心好好用功修行~
因此在這段期間內,往往有出家僧眾因用功修行而開悟正果,證得阿羅漢、菩薩的果位,
而農曆七月十五日後,正好是這些開悟證果的高僧(阿羅漢、菩薩)完成「結夏安居」出關,
此時若舉辦供佛齋僧大會,通常都能邀請到這些得道高僧前來應供,仗著供佛齋僧的功德,
能使施主(或齋主)自己的宿世父母、歷代祖先得以脫離地獄之苦,往生善道或西方淨土,
因此農曆七月在佛教來說,不是鬼月,而是吉祥月、孝道月~
lancer1340 wrote:
不好意思!糾正一下是...(恕刪)

雞蛋裡挑骨頭~根本沒錯!請看經文...
出自盂蘭盆經啦~簡稱就是目連,經典裡也寫目連啊!
主要是因為目犍連(神通第一)得到神通的某天,心血來潮要找老木,
結果找啊找,發現老木淪為餓鬼(餓鬼道)
求助於釋迦牟尼佛,如來教他普渡這招


---------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即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佛告目連:「十方眾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為爾否﹖」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常奉持是法。」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