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不太懂家長的心裡,不就考個高中而已?

建中考上台大的多,是因為先前在高中入學這一關就先篩選過了,一堆快腿集中在一起,當然以後跑到前面的機會比別的群體大得多,這跟教練(老師)無太大關係,因為素質基礎已經不同了。

不過名校的學習風氣比較好,這要畫一個問號。建中校園的wifi訊號很強,學生在上課時滑手機看平板筆電的不少,上課睡覺吃便當的也是常態,老師也不會管學生愛讀不讀,然而每個月的定期考下來,一樣能看到一堆神人。當然晚上在南陽街補習的很多,也是事實。

想擠進明星學校的心態,跟階級意識有關,也與日後可能的機會對價有關,它衍生出強烈的階級焦慮,因為我們的社會氛圍大多是看不起不會讀書的人的,也不給不會讀書的人太多機會的。

寧願當高手群中的弱腳,也不要作弱腳中的高人,這才是主要的心理糾結。
因為我們的社會氛圍大多是看不起不會讀書的人的,也不給不會讀書的人太多機會的?

有說反了嗎?
台北市的家長的心聲並不代表全台灣

卻因為媒體配合炒作

變得好像全台灣考生及家長都要崩潰似的(全台灣不過27萬多考生 媒體可以寫30萬都要崩潰)

我雖不滿這個政策 但填志願也就幾分鐘的事而已

那些歇斯底里的家長 給了孩子最壞的示範

現在沒上建北要自殺

以後沒上台大怎麼辦

出社會進不了一流企業薪水到不了理想怎麼辦

這些家長要為孩子一路護航到什麼時候

這樣教育孩子 真的是好事嗎?
blood0819 wrote:
學習氛圍、教學品質、...(恕刪)

說一點小感想
如果是真正資優的孩子
進了明星高中
在同儕競爭氣氛下
或許真能有更好的表現

但如果是拼車尾進了明星高中
小孩從小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自信心
可能會被摧毀殆盡
三年後不一定能有好的表現進入國立大學

與其如此
不如選個好的私立高中
這些口碑好的私中
為了招生需求
在師資選任上所下的功夫
肯定比明星高中好

加上高額入學鼓勵金與豐厚獎學金
父母經濟上不一定會更吃力
高中三年後的繁星或其他大學入學途徑上
也會比明星高中佔點優勢

小弟從小靠著努力用功一直是學校老師心目中成績好的孩子
但小弟資質其實就是中上而已
只是比別人用功
國中是縣長獎畢業
高中拼車尾進了明星高中
第一次期中考一樣努力用功準備
但35名的名次讓小弟的自信心備受打擊
第二次期中考真的是拚了命的讀
結果是差強人意的11名
自信心被打擊的結果
就是瘋社團瘋聯誼
大學反而考上不理想的校系

反倒是國中比小弟成績差一些的同學
進了3、4志願的學校
卻在跟自己相對平等的資質同儕中
產生好的競爭意識
大學反而考得不錯

很多家長其實在乎的是在親友間的比較與炫耀
何苦為難孩子

小弟父親有一句話
一直是小弟的座右銘
"比賽看的不是過程而是結果"

人生學習的終點在於社會的競爭力
不在於一時的落點

與大家分享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Daniel Blue wrote:
人生學習的終點在於社會的競爭力
不在於一時的落點

與大家分享(恕刪)



這句話是真的

畢業後誰還管你是哪個高中 哪個大學

一堆家長的心態實在可悲
低調憲 wrote:
高中,就只有三年!!!
以後出社會找工作,誰會在乎你讀哪間高中阿!!...(恕刪)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校等級差愈多,
整個同儕的職業分佈就不同了
你說未來出社會哪個機會多!!

學歷無用論的一代,大概也生不出多少小孩

勉強養育的 大概就不會再堅持小孩學歷了吧

我自已30y,正屬此一世代

我自已的感覺是,學歷真的是我人生被陷著的一個大騙局

至少台灣的企業恐怕快要用不到

以後我的小孩 你要嘛功課特強 100人之中一人的水準,不然就要往其它能力發展了


目前的家長還是相信學歷的那一代就是了

真正的終點其實是小孩的職業,高中/大學… 不要太差即可囉

歹誌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wrote: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校等級差愈多,
整個同儕的職業分佈就不同了
你說未來出社會哪個機會多!!(恕刪)



國小 國中 絕大部分人都是就近入學

有分等級?

為什麼高中就一定要分等級?




誰有把握子子孫孫都很會讀書很會考試

不會考試就一定只能是讀充滿近墨的學校?

這些堅持維持名校的人 有一天你的子弟沒讀到所謂的名校

你還會覺得這個制度很好??



cs057 wrote:
國小 國中 絕大部分...(恕刪)


私立國中不就有能力分班分等級的嗎?

高中都能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了對嗎?
環境多少有差吧..
同儕的競爭切磋學習
就像買房子時
很少會想要住在龍蛇雜處的地區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