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名校的學習風氣比較好,這要畫一個問號。建中校園的wifi訊號很強,學生在上課時滑手機看平板筆電的不少,上課睡覺吃便當的也是常態,老師也不會管學生愛讀不讀,然而每個月的定期考下來,一樣能看到一堆神人。當然晚上在南陽街補習的很多,也是事實。
想擠進明星學校的心態,跟階級意識有關,也與日後可能的機會對價有關,它衍生出強烈的階級焦慮,因為我們的社會氛圍大多是看不起不會讀書的人的,也不給不會讀書的人太多機會的。
寧願當高手群中的弱腳,也不要作弱腳中的高人,這才是主要的心理糾結。
blood0819 wrote:
學習氛圍、教學品質、...(恕刪)
說一點小感想
如果是真正資優的孩子
進了明星高中
在同儕競爭氣氛下
或許真能有更好的表現
但如果是拼車尾進了明星高中
小孩從小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自信心
可能會被摧毀殆盡
三年後不一定能有好的表現進入國立大學
與其如此
不如選個好的私立高中
這些口碑好的私中
為了招生需求
在師資選任上所下的功夫
肯定比明星高中好
加上高額入學鼓勵金與豐厚獎學金
父母經濟上不一定會更吃力
高中三年後的繁星或其他大學入學途徑上
也會比明星高中佔點優勢
小弟從小靠著努力用功一直是學校老師心目中成績好的孩子
但小弟資質其實就是中上而已
只是比別人用功
國中是縣長獎畢業
高中拼車尾進了明星高中
第一次期中考一樣努力用功準備
但35名的名次讓小弟的自信心備受打擊
第二次期中考真的是拚了命的讀
結果是差強人意的11名
自信心被打擊的結果
就是瘋社團瘋聯誼
大學反而考上不理想的校系
反倒是國中比小弟成績差一些的同學
進了3、4志願的學校
卻在跟自己相對平等的資質同儕中
產生好的競爭意識
大學反而考得不錯
很多家長其實在乎的是在親友間的比較與炫耀
何苦為難孩子
小弟父親有一句話
一直是小弟的座右銘
"比賽看的不是過程而是結果"
人生學習的終點在於社會的競爭力
不在於一時的落點
與大家分享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