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啊~台灣的老師傅不喜歡經驗傳承,老師傅不願分享,年輕人當然不會,怎麼出去跟外國人競爭?年輕人要自修個專業書籍,很抱歉,台灣人寫不出來,永遠都是那些從零開始到初皆的簡單書籍。想要看專門、專業、夠深的各類書籍,都得仰賴英、日、簡體中文書。有沒有發現簡體書一項,大陸的年輕人就算看不懂英文,只要看自己國家的專家寫的書,就可以打趴台灣年輕人了。我以前做專題時,因為英文不好,就曾經找了一堆簡體中文的小波轉換相關書籍、工作後還找了一堆專業技能的簡體書,很多簡體書台灣都沒人寫得出來。也就是說,台灣的年輕人,在台灣想學技能還沒人肯教、在台灣想看書自修學習,也找不到什麼國人寫的專業進階書籍。在這樣專業知識資源匱乏的環境下成長,能和外國人競爭才真的是見鬼了呢。基本的專業知識取得資源都輸大陸,又不好好培養能與大陸人競爭的年輕人,只會抱怨台灣青年沒人才有什麼屁用?
pk-king- wrote:快~~寫信給那個會長給我70k我就跳巢 二十年前機械在台灣工作接不完當年要賺70k不難台灣經濟當時是最高峰老闆都要員工一直加班三個月調薪一次 當年汽油一公升18元日子過的比現在爽很多銀行利率很高我老木銀行一年利息收益破二百萬當年景氣好到公務人員 警察都沒人要去考沒前途
小南 4841 wrote:沒到我是鉗工 機械的...(恕刪) 鏟花技術受限母性原則是嗎?聽說很練好會變狗公腰人才奇缺~~怪了!很少學校教這個打出年薪破百萬還朝不到生嗎?我週遭的年輕人也很吃苦阿挖水溝倒餿水都肯做了我記的民國70年公務員還大量離職玩股票現今被人詬病的公務人員福利很多都是當時為了留人設下的缺工與失業率同時發生是結構性失業可見教育政策是真的該調整
大陸八級鉗工年薪百萬人民幣都有的,這個學校無法培養需要師傅帶的,日本德國的同等級的高級鉗工收入更是恐怖。最頂級的工業母機是鉗工們搞出來的,我認識的以為牛人,說他使用的任何測量設備不如他的舌頭精確,這個超級神奇
LAST PRIME BUSHIDO wrote:沒辦法啊~台灣的老師...(恕刪) 這些簡體中文的書,也是英文日文翻過來的以前在找書看時, 也是遇到一樣的問題, 台灣根本沒有人寫,不是國際標準, 原文書, 就是找到簡體版這應該歸究於台灣的市場和人口數, 遠遠不同於對岸大陸的人口可能達到台灣的50倍, 只要1/10的人比台灣用功, 就多過台灣4倍人了台灣這麼小, 應該要思考的是, 要如何, 把資源和精力, 投注在要投注的事物上而不是樣樣都要搞看看紐西蘭, 他們國家不搞晶圓, 不搞高科技, 人民年所得平均是3.6萬鎂台灣人口比他們多五倍, 搞了一堆世界先進的東西, 但年所得有到3萬鎂嗎?
pk-king- wrote:大家有看關鍵時刻那個...但這個會長說的話我並沒有完全否認,例如100多所大學教出同質性很高的學生,但這能歸咎這些學校的學生嗎?還不是3-4-5年級的人搞出來的,爛攤子又不收,台灣以前高工~職~~五專~二專很多,技職體系的搖籃被自己親手摧毀~~(恕刪) 不要牽拖到3-4-5年級吧,應該你應該問一下那個李X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