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4931 wrote:
1989年(民國78...(恕刪)
我認為不是80年代,1980等於民國70年代,以我所在的北部鄉下來說,
真正生活有比較明顯改善的,應該是1990年代,也就是民國80年左右及之後.....
當然每個人感受不同,也或許是週邊親友鄰居的小孩,年紀相仿,剛好在90年代
都長大成人可以工作,所以家庭經濟可以突然變好!
以往農業社會需要勞動力,工業社會後,家庭多一個勞動力,收入就增加將近兩萬!
以前貧富差距也不大,大家會願意為了生活努力工作,努力讀書,也知道努力讀書絕對可以改善生活........
但現在台灣社會的最大問題,我認為是炒房造成的不公不義,造成的貧富差距,
炒到房的有錢人,多的很,根本不在乎物價的漲幅,但剛入社會的年輕人,產業老闆賺錢不容易,以至於給薪低,年輕人看不到未來,所以賺的些微收入,也變的不在乎是否存起來,很多人都只活在當下,有錢就花,反正沒有未來.......
備註:我會說產業老闆賺錢不容易是相對於那些投資房地產炒地皮的那些人,
拿科技產業來說,很多規模較小的科技老闆都是身家財產投入進去(跟吳宗憲一
樣),落得賠光身家,有些保守的有賺,也都是小賺,但卻還是要承受很大的風
險,炒地皮最近十年來幾乎穩賺不賠,地價根本就翻倍.......
試想你願意拿三億去開間工廠,還是拿三億去炒房??哪個容易大賠或賠光?
台灣缺乏土地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