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小米副總裁/原Google Android部門負責人Hugo Barra跳槽兩月後分享他的中國經歷


zola wrote:
老實說, 看完了影片...(恕刪)


他說的裝修房子 在北京淘寶上確實連黃沙 磚頭都可以買 當天送貨上門
WIN系列在大陸會成功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MS一開始就不準備打擊盜版,做做樣子,先搶下市場再說,看懂大陸市場認清大陸現狀的決策者才會成功。

samsungdog wrote:
我不太認同啥中國奇蹟...(恕刪)


哪個老外不懂中國,難道臺灣人還不懂大陸?我們至少是同文吧

1 送貨,也就是快遞公司。首先爲什麽快遞員工願意送貨?因為快遞員是計件發錢的啊,你送了多少貨,就能拿到多少錢,送的越多,拿的越高,當然你可以選擇少送貨,可是你拿的也少了啊

2 中國教育水平高。原因:美國人的PISA測試,上海大幅度領先,上海在中國不算特別強的高考地區,屬於被照顧地區,和北京一樣。即便是打折,整個中國也不會比西方差到哪裡去。

3 軟體業務。易趣,也就是後來被ebay收購的那個,當年EBAY在中國風光無比,比什麽淘寶厲害多了,爲什麽最後衰敗了?本地化程度太差太差了,不但拒絕本地化,甚至把服務器搬到了美國,想一想當年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出口帶寬,你就知道美國人腦子犯傻也是有的。

QQ問題可謂本地化不夠透徹的最大問題。早先QQ是抄襲ICQ起家的,但是它對於ICQ有一個小小的改進,正是因為這個改進,才使得QQ遙遙領先。

早先的ICQ有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ICQ的號碼是存在本地的!知道這代表什麽嗎?

你申請了一個ICQ號碼,但是你換了電腦,你的號碼就不見了!你就需要重新申請一個號碼,你的號碼是本地的!你的好友也統統不見了,作為美國人,在98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腦,電腦普及率很高,GOOD,這不是問題,但是在98年,電腦人民幣一萬一台,而那時候的中國人每個月收入才500到600人民幣,你怎麼指望中國人買得起電腦?

SO,騰訊的做法就是把QQ號碼上傳到服務器,不管你在哪裡登陸QQ,只要你記得賬號密碼啊,就可以登陸了,就可以與你的好友繼續保持聯繫。

所以現在好多人動輒說中國抄襲,淘寶抄襲,騰訊抄襲,沒有多少人去想一想背後用戶的深層次需求是什麽,像以色列人的ICQ,中國人真的對它不湊了,ICQ從未發過中文版,是中國網民喜愛它,義務為它翻譯了中文版,放在網上供人下載,即便是如此,ICQ還是看不見中國的需求,它選擇了無視。

舉一個不重視當地的中國公司的例子:恰恰就是雷軍的,越南人的VinaGame公司起碼說明了雷軍在金山公司時期,眼光實在不高明。當年靠代理金山公司劍俠情緣的小公司VinaGame,現在已經成為越南的龍頭。這裡面的故事真是太多太豐富了。

機會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asuka_zhang wrote:
Hugo Barra...(恕刪)

太好了,專業級的市場評論.
我覺得這個的視頻主要的衝突點是:

1 Hugo Barra他來了中國,他生活過,他知道淘寶的流量,他也知道騰訊在中國的地位,他知道QQ,他也知道微信,他知道其中的力量,他見識到了小米的社群,他用過中國的快遞,他用過中國的微博,中國改變他很多

2 主持人沒來過中國,西方人對於中國人的印象大抵停留在第三世界國家當中,搞不好最次的還是那種留著辮子,黃禍論的中國人,所以主持人很可能認為Hugo Barra在唬爛,在吹牛,什麽6億人,中國怎麼可能有6億QQ用戶?中國那麼窮,怎麼可能買得起電腦,淘寶怎麼可能有那麼大的銷量?怎麼可能有那麼多人在淘寶上買東西?中國人有那麼潮?
所以Hugo Barra一定在騙人,中國人明明還在鋤地,牽著一頭老黃牛,或者戴個斗笠划船,北京城都是自行車----堵車也是自行車堵車

所以主持人不是震驚,我覺得更多的他是覺得Hugo Barra在唬爛。

隨便他怎麼想,其實我也不是很關心。
5年前我來M01如果宣傳淘寶,一定會被認為是唬爛
2年前我來M01如果宣傳小米,一定會認為是唬爛
今天我就是來M01去宣傳魅族,認為我唬爛的還是有一大堆。我解釋什麽?反正也不會有人信。

有些事情只有你自己知道那些是正確的,卻很難和別人去解釋,就像可憐的Hugo Barra一樣,可能主持人心想:你這個大傻瓜,你放棄了GOOGLE這麼好的工作去了一個互聯網沙漠的國家,可是Hugo Barra心裡清楚,他所碰到的機遇,遠比呆在GOOGLE這種穩定性的大公司要好得多,但是他說不出來----說出來別人也不信。

沉默的企鹅 wrote:
我覺得這個的視頻主要的衝突點是:

1 Hugo Barra他來了中國,他生活過,他知道淘寶的流量,他也知道騰訊在中國的地位,他知道QQ,他也知道微信,他知道其中的力量,他見識到了小米的社群,他用過中國的快遞,他用過中國的微博,中國改變他很多

2 主持人沒來過中國,西方人對於中國人的印象大抵停留在第三世界國家當中,搞不好最次的還是那種留著辮子,黃禍論的中國人,所以主持人很可能認為Hugo Barra在唬爛,在吹牛,什麽6億人,中國怎麼可能有6億QQ用戶?中國那麼窮,怎麼可能買得起電腦,淘寶怎麼可能有那麼大的銷量?怎麼可能有那麼多人在淘寶上買東西?中國人有那麼潮?
所以Hugo Barra一定在騙人,中國人明明還在鋤地,牽著一頭老黃牛,或者戴個斗笠划船,北京城都是自行車----堵車也是自行車堵車

所以主持人不是震驚,我覺得更多的他是覺得Hugo Barra在唬爛。

隨便他怎麼想,其實我也不是很關心。
...(恕刪)


大哥,你說的很正確!
Hugo Barra 講的大部分都是事實
只是大部分西方人根本不相信
我們有世界最龐大的智能手機用戶群體
有巨量的受教育的階層
有龐大的全球資本投資中國的軟體和網際網路公司
中國和美國在全球移動互聯領域的發展其實是並駕齊驅
移動互聯的高速發展將深刻改變中國,十年後將是個不同的世界
尤其在移動互聯金融領域
中國直接跳過了信用卡的普及
普及的將是手機移動支付
現在我們就用手機超市購物,乘公共汽車地鐵,租公共自行車,上網購物,打的士,交水電費,手機話費充值,購買基金,貸款,買彩票,在外吃飯付錢也是用手機,朋友之間轉賬借款,這些都是透過支付寶錢包或者是wechat綁定銀行卡來實現
asuka_zhang wrote:
這些互聯網企業一開始...(恕刪)


單純回應WeChat和WhatsApp的部分,
WhatsApp功能陽春不是不能,而是不為,
Jan Koum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經明定"無廣告、無遊戲、無噱頭"就是WhatsApp的方向,
詳情請看這篇文章
與其說是陽春,我倒認為那是一種純粹,
相較於LINE、WeChat、QQ沒事搞一堆賺錢花招,
WhatsApp的堅持反而更顯示出它的價值。

當然,有很多人喜歡浪費時間在那些花招上,這部分就不討論了...

沉默的企鹅 wrote:
哪個老外不懂中國,難道臺灣人還不懂大陸?我們至少是同文吧

1 送貨,也就是快遞公司。首先爲什麽快遞員工願意送貨?因為快遞員是計件發錢的啊,你送了多少貨,就能拿到多少錢,送的越多,拿的越高,當然你可以選擇少送貨,可是你拿的也少了啊

2 中國教育水平高。原因:美國人的PISA測試,上海大幅度領先,上海在中國不算特別強的高考地區,屬於被照顧地區,和北京一樣。即便是打折,整個中國也不會比西方差到哪裡去。

3 軟體業務。易趣,也就是後來被ebay收購的那個,當年EBAY在中國風光無比,比什麽淘寶厲害多了,爲什麽最後衰敗了?本地化程度太差太差了,不但拒絕本地化,甚至把服務器搬到了美國,想一想當年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出口帶寬,你就知道美國人腦子犯傻也是有的。

QQ問題可謂本地化不夠透徹的最大問題。早先QQ是抄襲ICQ起家的,但是它對於ICQ有一個小小的改進,正是因為這個改進,才使得QQ遙遙領先。

早先的ICQ有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ICQ的號碼是存在本地的!知道這代表什麽嗎?

你申請了一個ICQ號碼,但是你換了電腦,你的號碼就不見了!你就需要重新申請一個號碼,你的號碼是本地的!你的好友也統統不見了,作為美國人,在98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腦,電腦普及率很高,GOOD,這不是問題,但是在98年,電腦人民幣一萬一台,而那時候的中國人每個月收入才500到600人民幣,你怎麼指望中國人買得起電腦?

SO,騰訊的做法就是把QQ號碼上傳到服務器,不管你在哪裡登陸QQ,只要你記得賬號密碼啊,就可以登陸了,就可以與你的好友繼續保持聯繫。

所以現在好多人動輒說中國抄襲,淘寶抄襲,騰訊抄襲,沒有多少人去想一想背後用戶的深層次需求是什麽,像以色列人的ICQ,中國人真的對它不湊了,ICQ從未發過中文版,是中國網民喜愛它,義務為它翻譯了中文版,放在網上供人下載,即便是如此,ICQ還是看不見中國的需求,它選擇了無視。

舉一個不重視當地的中國公司的例子:恰恰就是雷軍的,越南人的VinaGame公司起碼說明了雷軍在金山公司時期,眼光實在不高明。當年靠代理金山公司劍俠情緣的小公司VinaGame,現在已經成為越南的龍頭。這裡面的故事真是太多太豐富了。

機會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在這土地上,機會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嗎
不然你也來搞個餘額大寶、定投小寶、牛B寶、傻B寶,看看政府要不要讓你吸金
定x寶、餘x寶,目前有法可管嗎?如果無法可管,為何可以大方的吸金
這些寶,不可否認是金融創新
但是,國中13億人口,為何只有少數人可以這樣玩。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