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会社員 wrote:
日本人吃飯時的客套話...(恕刪)
為何要說那些客套話才是禮貌??
台北会社員 wrote:
日本人吃飯時的客套話很多,進食前,先說一句「頂きます(開動了)」;吃完後,再說一句:「ご馳走様でした(謝謝招待)」。
這類客套話,通常不是因人而異,而是人人都說,關東和關西相當一致。
幾次被日本朋友問起:「你們台灣人吃飯時,沒這些客套話嗎?」
我很難回答有或沒有。吃飯時的規矩是有,如「長輩(主人)未動筷子時,晚輩(賓客)不能貿然進食。」但表達在口頭上的,確實不多。台灣人和日本人共餐時,常常只見日本人說著「頂きます」、「ご馳走様でした」,客套話此起彼落,而台灣人則幾乎沒甚麼集體一致的客套話可說,顯得冷清些。
說來,我們的歷史還有四千年以上,反映在餐桌禮儀卻不是那麼回事,這合理嗎?我覺得有問題。
日文的「頂きます」或「ご馳走様でした」,是含著對主人招待的感謝之意。如果中文只能清一色用「謝謝」來表達,沒有更精確的詞彙,確實有「情溢乎詞」,甚至「詞不達意」之慨。
我找了一下,發現還真有。
古典小說《禪真逸史》,第十二回:「虞侯等捧著茶湯伏侍,林澹然道:『生受你們』」。
這裡的「生受」,古時用在很多場合,最常指涉的,其實就是「對於招待者的辛苦,誠惶誠恐、擔待不起」的意思,飯前飯後都能用,和日文「頂きます」或「ご馳走様でした」的意涵完全對應。虞侯是個很低層次的官,林澹然大可不必這麼誠惶誠恐,但林澹然依舊禮貌周到地說「生受」,足見古時的人還是很懂得客套。只是現代大家都不說了,清一色說「謝謝」,反而顯得人家才有文化底蘊,我們沒有。其實是誤會。
所以,別再說日本人比我們「有禮」了,我們也有的,或說,「曾經有」的。...(恕刪)
b30003146 wrote:
那你所謂的重實質的定...(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