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宋忠文武穆岳鄂王崇仰拔升始自明太祖朱元璋將岳飛列為歷代三十七名臣之一
原在於明朝中後期亂黨宦官囂張肆虐與宋朝極其類似,所以岳飛成為佳反思典範
遂而至明神宗萬歷年間敕封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廟法天尊岳聖帝君」
至明朝滅王後,清雍正不願先祖仇敵受奉祀膜拜而將其移出武廟另積極對關公
追封建廟拉抬地位故在轉移、重塑坊間意識形態,在刻意的手段下僅將岳飛定義
降格在〝精忠人物〞的格局中
在所查資料中岳王始自宋朝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鄂王」及
明神宗「三界靖魔大帝」僅是兩次敕封,顯然無關武來得淵遠流長
北宋 宋徽宗 崇寧元年(1102年) 忠惠公
北宋 宋徽宗 崇寧三年(1104年) 崇寧真君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年) 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年) 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高宗 建炎二年(1128年) 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孝宗 淳熙十四年(1187年)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 元泰定帝 天曆八年(1335年) 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 明神宗 萬曆四十二年(1613年)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 明思宗 崇禎三年(1630年) 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 清世祖 順治九年(1652年) 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 清世宗 雍正三年(1725年) 三代公爵、聖曾祖、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成忠公
清 清高宗 乾隆元年(1736年) 山西關夫子
清 清高宗 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 靈佑二字
清 清仁宗 嘉慶十八年(1813年) 仁勇二字
清 清宣宗 道光八年(1828年)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清 清德宗 光緒五年(1879年)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聖大帝
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可詛咒你的命運‧但是等到最後一刻到了之時‧你只能輕輕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