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咬一口 wrote:
絕對不是用,沒錢或想要多點錢就當自願役就好的心態來面對底下的士兵
國軍的關懷士官兵,已經做到太保護義務役官兵,造成這些官兵偷懶怕事難以管教的後果了。
當兵本來就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
自己學著去積極的面對這個社會
從這裡面找出你可以用的資源
不是你要什麼這個社會就得給你什麼
想的積極一點
我們國家青年人的當兵,就跟國外青年人的壯遊一樣
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險阻,生命交關,但是那就是你要去衝破的困境
衝不過去就被淘汰,衝的過去留的下來,學到的經驗彌足珍貴
認識很多國軍管心輔的工作人員,有聘僱的也有軍官。有問題的兵其實很多,定期都要去追蹤
可是,就是有人完全不能接受所以給他的建議,一心就是要往死裏去的
如果真的要把這種個案當做通例,一年多花兩百億去把義務役官兵薪水調升到最低工資嗎?
錯,應該先討論這個個案的處理有沒有瑕疵,檢討是不是真設這個問題,如果真的是,那麼有沒有發現問題,沒有發現問題的話為什麼沒有發現.....一步一步的做下去,這樣才是個案工作的方法
要把所有的問題堆在薪水上?妄想加了薪就可以天下太平?
恕我直言,這是一種頭痛醫頭,完全逃避問題的作法。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