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会社員 wrote:看倌們,誰能告訴我,這「宅男」和另一個詞彙:「色情狂」,到底有甚麼不同? 說宅男是色情狂會不會太沉重了?漂亮的女生,正常的男人都喜歡看。在台灣,宅男只是不善交際,生活比較封閉。老實說,對其他人好像也沒甚麼害處。以中文字面來看,『宅男』還蠻容易理解的。可以把它當作台灣當地的用語,或許有一天會流行到日本去。
得分後衛 wrote:如果你希望台灣人不要...(恕刪) 其實,我有一種感覺,台灣人的內心裡,有兩種心態在拔河:一種心態,認為歐美日的文化先進,恨不得事事向人家靠攏,如滿街開的「日式○○店」,「法式○○店」,就是如此,認為沾了歐美日,就沾了光,別人的詞彙拿來就用,也是這樣的心態;另一種心態,就是聽不得人家說,人家要是說「你這樣是模仿」、「你這樣模仿得不對」,反動的心就來了:怎麼樣,我就是這樣,你也好不到哪去!這兩種心態,都稱不上健康,早日找出自己的特色才是正途。當然,要是認為自己「兩種心態都不是」,就當我冤枉了。此外,文章的重點,倒不是在台灣人愛把日文「拿來就用」,而是台灣的媒體,發現了一個新詞彙後,就會一用再用,用到浮濫不說,還量產出51萬條新聞全都與「宅男女神」相關,這無論怎麼說,都不正常吧?最後補充說明:您介意的「金玉」、「大丈夫」,這在日文裡,叫做「当て字」。甚麼是「当て字」?就是把漢字拿來表達日文發音,和漢字本意毫無關係。就好像把「莫宰佯」三字用來表達台語「不知道」一樣。也多少類似歐洲國家都用羅馬字母來表達發音一樣的。德文不也常有「Die」這個字眼?這能說人家「看著英文的Die新鮮,拿來就用,鬧出笑話來」嗎?我們是道地的看人家的詞彙新鮮,拿來就用,越用越浮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