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殘代表 wrote:我是沒小孩不過這分不...(恕刪) 孔子是補習班校長, 學生3000人裡面資優生有72人是醫學院保證班論語裡面只有與72弟子的對話這就是謂何中國人打死要念書的原因不然史書裡面連名子都沒有
懷念國中的能力分班...以前讀書也是這樣,一班40個,一屆約36班,分A+、A、B,A+班只有3班,A班約7班,剩下都是B班,A+班畢業時連最後一名也有PR80以上,中間大概有PR90,最後一名至少也有國立高中可以念,A班大概一半有PR80,PR90約前10名,B班大概前10名有PR80,前3名拼PR90都很困難。A、A+班周六要回校,一~六都要留晚修,B班的就不強制,一~五下午下課就能走了。A+班要考試入學,事先報名;其他則是常態編班入學,一年級結束時參考各種成績與操性開始分A、B班,A+班也會剃除成績未達標準的學生,與接收成績到達標準的學生,連教室也會區開,A+與A的都在同一棟,B班會移到另一棟。這樣好處算多,同儕大部分程度相同,學習起來比較不受影響,老師課程準備方便,進度、深度、廣度都較好調整,要快、深、廣也不怕後段聽不懂而拖到前面的學生,且品性有挑過,糾紛很少,沒什麼牛鬼蛇神,說白一點,讀書都來不及了,誰跟你吵架。
newtoeic wrote:以前讀書也是這樣,一班40個,一屆約36班,分A+、A、B 在台灣 ,B 班的學生很多都會被放棄 ;家長為了讓小孩進入 A+ or A 班 ,幾乎人人是虎媽 狼爸 .不知道這現象在英國有沒好點?
newshunshan wrote:說一下為何我會這樣想...(恕刪) 現在就是沒有能力分班,出社會企業主只好22K開始喊價,未來只看個人機運。沒有分級制度的水果會賣多少錢?當然以最賤價開始喊價。連水果都得分級,何況是莘莘學子。這樣的簡單想法,我們的教育部長卻沒人敢面對。追到頭,最終禍首還不是父母們不敢面對自己小孩的程度而已,導致要求東要求西的,造成教育部的多頭馬車。未來將像日美以私立學校為普遍高端。
newtoeic wrote:懷念國中的能力分班....(恕刪) 20幾年前在高雄念國中, 也是能力分班, 以智力測驗分A,B班約各半(單A雙B區分)B段班若成績佳者, 學校會主動調往A段, A段班成績劣者除非個人有意願, 學校不會主動調往B段.那時高雄區公立高中八所(現應在三倍以上), B段班沒印象有人考上.在我那屆因為上面嚴查,在國二時全部打散AB班混一起,變成怪怪的英數能力分班(英數能力分班就是原來一年級A,B段班的原班人馬)..國二那陣子那時班上秩序很亂很亂, 一堆事件...原B段班被逼唸書很不爽, 原A段班無法專心唸書也很不爽..後來家長全力反彈, 搞了一年又恢復原來國一時的狀態.
ChenKen7 wrote:現在就是沒有能力分班,出社會企業主只好22K開始喊價,未來只看個人機運。...(恕刪) 大學向來就是能力分校分系的!22K並不是對所有畢業生適用的..ChenKen7 wrote:未來將像日美以私立學校為普遍高端。...(恕刪) 日本最好的大學還是公立的, 尤其是理工農醫生科等高資本投入的,如東京大學, 京都大學.
布雷爾 wrote:在台灣 ,B 班的學生很多都會被放棄 ;家長為了讓小孩進入 A+ or A 班 ,幾乎人人是虎媽 狼爸 .不知道這現象在英國有沒好點?...(恕刪) 以前聯考時代, 不管家長再有力, 請再多家教, 補再多習子弟要是沒本事.也沒辦法進建中, 北一女等明星高中.更不用提台大醫學系等名校系以前初中聯考時代, 想進明星初中一樣全部只看聯考成績...現在...前門後門可多了..
fisheriestw wrote:大學向來就是能力分校...(恕刪) 大家都可以念大學, 那和高工有差嗎以前公立大學, 學費便宜, 設備又好, 連廁所都好到不得了那個沒教改, 大學錄取率1/3, 公立大學只收前10%的學生我去看別的學校有沒有經費, 看廁所就知道私立學校的都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