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中市-媽媽寶寶 -=南平店=-...超賣奶粉,限制取貨,進貨有價差時還需補差價由消費者自行吸收!!!

買奶粉寄倉,奶粉漲了要補差價消保官公開說過不合邏輯必須退費了,

以前就上過新聞了(是不是同一家我就不清楚了)
依照買賣契約,雙方就約定內容同意後給付價金,交易完成

店家加價條約不適用,只能用延遲給付,但是如果延遲太久,可以選擇解約或是其他賠償

把它想成預購手機會比較好一點

現在出了I6,去買時店家告知沒貨,所以預定

貨到了店家告知要加價,這是不合理的,因為買賣契約早就在付款時就已經成立

店家需履行當初訂的契約

你付了多少錢,店家收了多少錢,買賣契約就成立,就算跟你說要加價也不行!
我覺得有一點大家似乎沒看到!

兩點寫的, 在於店家 或 消費者 都沒問題! 只要消費者接受!

但是, 問題在於, 我不要寄庫存想整件帶走, 店家卻沒辦法馬上供應!

寫第一點, 不就是要讓消費者選擇要寄庫存或整件帶走嗎?

但真要整件取, 卻沒辦法馬上供貨, 這... 是我覺得不妥的地方!
rickeyman wrote:
本人在此有個疑問想要...(恕刪)

個人認為問題在於消費者也就是樓主你沒有先搞清楚為何寄庫存放要收差價就付錢,
付錢就等於同意買賣契約,
(前面有人說要銀貨兩訖才算當然不是這樣,光是分期付款就能給這樣講的人打臉)
既然對方有把規則說清楚,你事後才來揮不合理你會站不住腳,
更不用說你還指控對方騙人、揚言鬧上媒體。

再來講問題的核心,為何寄庫存放要收差價?
其實很簡單,「倉儲」是要成本的,尤其奶粉又重又佔空間,
而且倉儲是放越久成本越高,
但把倉儲的成本直接轉嫁給消費者,消費者肯定馬上轉頭,
所以店家就用了變通的方法,就是不先一次跟上游買足量,
這樣店家只剩少數的倉儲成本自己可以吸收,
而上游漲價跟不足量的風險則是由消費者吸收,
理論上可以說是各取所需啦,
消費者跟店家都有從這制度得利的地方,
當然這樣做值不值得當然還是要當事者自己評估,
但不是簽了之後才說不合理。

土撥鼠 wrote:
但真要整件取, 卻沒辦法馬上供貨, 這... 是我覺得不妥的地方...(恕刪)

這沒啥不妥,規則講清楚就好,
消費者還有最終最大的權利「不買」可以用,
市場是自由的,
只要不是惡意壟斷漲價或惡意欺騙消費者店家要怎麼賣都行。

rickeyman wrote:
其實我就是發現無法接...(恕刪)


確實如此,當初也在媽媽寶寶先預購奶粉,在慢慢提領
上個月提領時竟然要向我要差額,說啥奶粉漲價,每罐還要多收差額
當下超不爽的,由於一開始並不確定廠商是否有提列此規則,所以
表達不滿後也為與廠商爭執,回家後幾天就趁有開車的時候,到媽媽寶寶
一次提領完,以後再也不想做這種先付錢給人家生利息,自己還受氣的事了.
此間廠商也列為本人的拒絕往來戶.

PS.小插曲
當初訂購奶粉時的玩具贈品,我把他換成2罐奶粉,但在提領時
竟然還少算這兩罐給我,還好當場覺得數量不太對,請他將單子調出
來確認,才補給我.試問若非我本人來提領,而是由其他家人代領,在
不知情的狀況下,是否就被黑了兩罐.
所以更是讓我對這家店把分數扣到負分了.
♡ 「死ぬまでドキドキしたいわ」♡ ⓡⓞⓖⓔⓡ♡♡
我覺得樓主的問題比較大...

你去買東西人家沒有壓著你付錢,
就要先想清楚他們的規則你能不能接受,
不是事後才吵著規則說有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個人觀點:

1. 買賣條件合不合理每個人看法不同沒特別意見。但店家沒逼你非用這種方案不可。你是因為價差和贈品才同意這個方案,沒錯吧?

2. 店家不可能多少人使用這種方案,就把所有的數量一次進完放自己的庫存然後等客人分批領取。

3. 你後來想一次拿光,店家剛開始辦不到,但後來想滿足客戶要求不想被質疑或打壞關係,所以向廠商要求增加出貨,直接送貨到府,想說這樣就算服務週到沒爭議了吧?

4. 但後來你又不同意送貨到府,堅持要自己去拿。個人推測店家是否認為你又想分批拿,就把那批送貨到府的訂貨取消,回歸原本進貨方式(或者就收了那批貨也不一定)。

5. 後來你又想「到店一次全拿」,店家因已取消那批貨(或已收貨但中間又有其他客人也買走一些庫存),只好向其他分店或同業補數量以配合你的要求。

或許店家一些處理手法不算高明,但除了「補差價」有爭議外,其他的部份即使是別家店應該也不見得什麼更好的處置。

開版大認為呢?若還是不滿意就換家店買囉~~~~
我想有些人可能從來沒有去媽媽寶寶買過奶粉...
正常來說媽媽寶寶所有奶粉幾乎都是買6送1,買12送2
買6送1會送小玩具,買12送2會送一些較大一點點的玩具...
但其實玩具成本大約都在100~150元左右而已(所以不吸引人)
而媽媽寶寶從以前到現在就是一直推寄庫方式執行...
從最早的數量寄庫到現在的金額寄庫方式都是如此
但是只要缺奶粉就是沒辦法取到你要的數量...
購買的同時如果要全取也要看有沒有貨讓你拿...

【而我訴求的重點是為什麼我在購買的當下付清所有金額後寄庫在店但萬一店家進貨漲價時需補差價】
我是跟您購買這個價格...
但因為你沒有足夠數量讓我一次領取所以寄放在店
那你下一批進貨成本漲價時我還要幫您吸收呢?
回家後就是有疑問馬上就打電話去詢問了...
畢竟這是主觀的問題...或許有人覺得沒差
但我認為應該不符合公平交易法吧!!!

好比定了預售屋...也付了訂金甚至付清並簽了約!
但是交屋前要你補差價請問這樣是否合理呢???
終於有相同的苦主了...
而且店員的態度跟口氣真的實在讓人很火大...
居然說叫我直接去跟上游廠商處理?
我是跟媽媽寶寶購買並不是跟廠商購買的阿@@"

rogercheng17 wrote:
確實如此,當初也在媽...(恕刪)
rickeyman wrote:
而媽媽寶寶從以前到現在就是一直推寄庫方式執行...從最早的數量寄庫現在的金額寄庫方式都是如此


之前就跟你說了,"寄庫"只是人家做生意的手段而已
何況,你如果從以前到現在都一直在他們家消費,代表這種銷售手法的確有效
消費者即使心中OOXX,還是願意買單.那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我的理解是...
數量寄庫=買商品=買幾罐給幾罐,漲價不用補差額
金額寄庫=買禮券≠買幾罐給幾罐,所以奶粉漲價要補差價
所以店員要是說,他們賣的是"現金禮券",那要漲價補差額就被合理化了


至於奶粉會缺貨的問題,我的建議是這樣
贈品先拿(玩具/多送的二罐),剩下的以"箱"為單位的部分叫廠商直接送到你家
(因為從廠商那請貨運配送的話,都是一箱一箱在出貨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