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O小白嚕 wrote:回正題.的確是要小孩親身感受到痛才知他犯的錯是有多嚴重....(恕刪) 是該讓小朋友親身體驗那痛處! 不過不該是闖禍之後才做! 應該闖禍前就要教育!我家小孩不滿2歲, 我們想教育他不要去碰我們說很燙的東西就把馬克杯裝熱水, 然後告訴他這很燙不可以去碰當然小孩子剛開始是不理解的所以你就牽著他的手去輕輕碰一下杯子邊緣感受一下熱度久了之後, 他就知道我們說這東西很燙的時候就不要去摸所以, 小孩子是可以教育的, 即便他可能不完全聽懂你的語言!
所以"很多的"大家認為一開始就不管不教, 只是嘴上念念就叫有管教??一開始明明可以不讓他們玩推車, 卻只是自顧自在購物明知道他們在玩推車, 卻正眼不看他們一眼也不制止他們然後還覺得他們有在教??我覺得有幾位講得好, 應該是事前就預防還有教育而不是出事了再來用暴力吧??很匪夷所思的大眾的想法, 難怪現在怪獸小孩那麼多, 怪獸家長更多那位"王"的, 既然你稱自己為王, 更應該知道每個小孩都是不一樣的對著自己的小孩那麼久, 就應該知道自己的小孩的個性因材施教, 而不是因為懶惰而期望自己可以像某些幸運的人一樣簡簡單單輕輕鬆鬆講一講小孩就會聽既然自己的小孩不是能"簡簡單單輕輕鬆鬆講一講小孩就會聽"就盡量找出那個方法來.而我看不到那對父母有在找方式.
有次帶我們家二歲小朋友去吃小火鍋是點瓦斯的那種小朋友不會很吵,但很皮桌上衛生紙抓來就往瓦斯爐丟,差點燒起來當然小朋友免不了一陣修理,然後綁在推車上很多人以為小朋友聽不懂其實不是,是他們在挑戰你的底限你叫他乖乖坐好,幾乎不聽,只好出動棍子先生可是聽到棒棒糖,冰淇淋,糖果,布丁,麥當勞等關鍵字眼睛睜的可大了...叫他去拖地掃地都會...
有回文意見的建議可以加上自己是否有小孩看看有小孩的跟沒小孩的是否意見會有差異我有2個女寶寶,2 & 5歲我認為那位爸爸做得沒錯,我沒看到實際狀況,對我來說,依樓主文字描述可能該爸爸是激烈了點我可能會打手心或叫他當場罰站但每個人教育小孩都有自己的一把尺你那把尺的底線跟對方一定不一樣那是跟小孩每天相處的父母底線才對,還是旁觀者你的才對?小孩有時不是用講的,用愛心,用耐心就會有教育的成效出來至少我的經驗短期是不會有時一定要讓她有被限制自由,身體痛楚他才會了解我家姐姐有時會用積木偷打妹妹,罰站,打手心,說道理都沒用因為她不知道被積木打有多痛,處罰對他來說,只是他知道做這件事會被打,他怕被打,所以才會當下收斂後來,我拿積木,用相同力道打他頭,告訴她,妹妹就是這樣,會很痛從此,沒再用積木敲頭了...........改成抓頭髮讓小孩知道,做錯一件事,會對別人或自己造成怎樣的傷害,是最實際的方法你說對方父母沒在教,在我看來是已經疲乏,麻痺了如果光用口頭制止,說道理就可以教育小孩,我老婆應該可以出書了小孩現在根本不理他,只聽我的話但後遺症是,他們比較黏媽媽...........有時想抱抱都不給抱我想......我算是黑臉吧(嘆)如果不是我這樣用體罰的手法,我家的應該也是大家眼中沒教養,父母都不管的家庭上次叫他在路邊罰站,哭得唏哩嘩啦,他眼睛大大又很可愛,整個無辜樣路人側目下,我可能也是大家眼中處罰太過的爸爸吧最後..........不然是要我怎樣啦教沒用,講不聽,打又不行........
viscent wrote:有回文意見的建議可以...(恕刪) 所以這位樓友你認為他們兩夫妻全程不看自己的小孩, 也不管也不理自己的小孩拿推車來玩叫做有管??我沒有要否認任何管教的方式, 只是想說明我不是個認為一定得打才是對的人(相反的說法就是, 我也沒有完全否認體罰這件事)所以就請你回答我這兩夫妻在超市全程看要買的東西, 看都不太看自己的小孩一眼也不管制他們拿手推車叫做有管??
他們兩兄弟在全聯一人推一台小推車追逐互撞, 夫妻兩人都不怎麼管, 只間歇性的嘴上念念你們再這樣我就要揍人囉, 但是他們的眼睛還是全程看他們要的買的物品.========以上是複製你的文章==============嘴巴有在念吧.........這算有管還是沒管眼睛應該也不可能沒看到,不然怎麼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應該叫視而不見坦白說,我老婆就是這樣.........我很認同,這是沒在管但就像我說的,每個人的底線都不一樣,你覺得沒管,但他認為,我有在念阿,不然是要我怎樣,小孩又講不聽這時,爸爸也覺得太超過,發飆了.........很像我你跳出來,指證他們錯誤的行為,說為什麼不預先制止制止,很灰色的形容詞何謂制止媽媽:我有制止阿,用說的他們不聽阿爸爸:我有制止了阿,雖然是已經發生,但是媽媽先前已經制止過了阿,難不成媽媽講完,我就馬上要打下去才算同步嗎?正義路人:假設你是父母,你會怎麼做,制止?我認同你的想法,但一種米養百種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如果只有一種教育方法,能夠教養出一個完美的模範小孩孔子早就把子路踢出私塾了.........還什麼因材施教我沒有認為你管太多,社會上很需要你這種仗義執言的人既然你發文,就是要討論,就一定會有不同的意見,我沒說我的想法一定正確但既然是討論,不是取暖,就應該盡量避免意氣之爭我也很希望有更多人能提供想法,教育小孩真是一門藝術,不是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