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成語詞目 敬鬼神而遠之
釋義 :
指對鬼神要存有尊敬之心,但不涉於迷信。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 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
說真的... 我個人是保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來面對..
說到了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再來引用一下,增進大家國文程度
成語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釋義
(諺語)寧可相信事情的存在而有所準備,也不要因為不相信而有所錯失。勸人對於無法斷定的事物,不可武斷否認。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妾亦聞外面人言籍籍,歸怨相公。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況且神道的言語,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
再補充故事
晉朝時,有個叫阮聸的人,他曾寫了一本《無鬼論》的書。有一天,他家中忽然來了一個客人,熱情的說要請阮聸吃飯。兩人寒喧一陣之後,開始吃起飯菜,並討論有關學問之事。這位客人知識很淵博,又有辯才,阮聸與他相談甚歡。
後來不知不覺討論到阮聸的這本《無鬼論》的書上,客人馬上臉色一變,很嚴肅的說:「鬼神一事,古聖先賢都已經討論過,都知道確有其事了,為何只有你偏不相信呢?
你真是……我跟你說吧,我──就是鬼啊。」說完,這位客人便化身為鬼形,不一會兒就從阮聸眼前消失了。阮聸嚇得好久都說不出話來。後來,阮聸大病一場,沒多久就死了。
其實人很多時候的所謂「見解」或「論據」,都是由人的成千上萬的觀念所組合而成,而這些觀念都是後天所見、所聞或所感累積起來的,很多是帶有個人偏狹的看法的,可是往往人們不察,都把它認為是自己自然而然的想法了。這樣,人的思想就變得很狹隘、很固執。
尤其現代人,「眼見為信」這句話都成了口頭禪了,大家都 跟著說、跟著做,誰也不去駁斥它。其實,很多科學的發明或創新,不也是從「無」中生「有」嗎?
多少年來,大家不是都在猜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我說都不對。先有神。中國有句話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以上的故事,或可作為我們的參考吧。
內文搜尋
X


職業病了...看到錯字忍不住想訂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