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各位相信嗎????????

信耶穌得永生...
還記得嗎?
小時候貼在電綫杆上的標語

呵呵呵

基本上,我不太信,
可是很衰的時候,我又相信了
然後,很幸運的時候,我也相信了
至於平常的時候..我不信..
如果有大樂透的明牌,然後我中了...
從此我都會相信

相信也沒差吧
那一塊只不過是現在科學無法驗證的事情,
而目前有科學依據的是不都是後來才發現的,剛開始也是被人說是笑話
譬如地球是圓的 人不可能在天上飛,現在不都印證了嗎?
等你遇到了~你就會信
我相信!!
曾經有種想法
想要驗證是否真有神(鬼)
當祂降駕或起乩時
出手揍祂或拿刀砍祂
看祂會不會有所反抗或逃避......
或是剛好發生大地震,爆炸,火災......
看祂逃不逃.....或施法救難.........


寧可信其有吧!!
這種東西覺得不要鐵齒比較好,遇到了就來不及囉
DSLR初練生
基本上是相信啦!
但夫子說的,敬鬼神而遠之啊。
我是抱持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但不迷信。
而我是沒遇到什麼過,也或許是有但看不到罷了。
有人說科學無法解釋,所以不足為信,實為大謬矣!
無法解釋之事物就是不存在,那考試時遇到不會算的題目就跟出題老師講說此題無解,送分?
超出認知及現有理論解釋範圍的東西不是不存在的。
看好妳女朋友吧!
看你說的口氣感覺你女朋友三不五時就衝神壇一樣!
保持中庸吧!別太入迷也別太鐵齒。
這部份我會選擇相信, 天地萬物, 很多事不是眼見就為憑, 還是有些人類沒辦法理解的部份
基本上, 不要迷信就好了...但鐵齒也不好, 萬一真有鬼神存在, 會不會因為你太鐵齒而整整你呢
那時候會哭笑不得吧
sam0729 wrote:
.....(恕刪)會相信雞童上身..太子爺..等等..??.....(恕刪)


開版大, 不好意思, 雖然和主題無關...但是要正名一下
是「乩」童, 不是「雞」童...
歹勢職業病了...看到錯字忍不住想訂正

引用一下..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成語詞目 敬鬼神而遠之

釋義 :
指對鬼神要存有尊敬之心,但不涉於迷信。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 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
說真的... 我個人是保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來面對..

說到了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再來引用一下,增進大家國文程度


成語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釋義
(諺語)寧可相信事情的存在而有所準備,也不要因為不相信而有所錯失。勸人對於無法斷定的事物,不可武斷否認。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妾亦聞外面人言籍籍,歸怨相公。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況且神道的言語,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

再補充故事

晉朝時,有個叫阮聸的人,他曾寫了一本《無鬼論》的書。有一天,他家中忽然來了一個客人,熱情的說要請阮聸吃飯。兩人寒喧一陣之後,開始吃起飯菜,並討論有關學問之事。這位客人知識很淵博,又有辯才,阮聸與他相談甚歡。

後來不知不覺討論到阮聸的這本《無鬼論》的書上,客人馬上臉色一變,很嚴肅的說:「鬼神一事,古聖先賢都已經討論過,都知道確有其事了,為何只有你偏不相信呢?

你真是……我跟你說吧,我──就是鬼啊。」說完,這位客人便化身為鬼形,不一會兒就從阮聸眼前消失了。阮聸嚇得好久都說不出話來。後來,阮聸大病一場,沒多久就死了。

其實人很多時候的所謂「見解」或「論據」,都是由人的成千上萬的觀念所組合而成,而這些觀念都是後天所見、所聞或所感累積起來的,很多是帶有個人偏狹的看法的,可是往往人們不察,都把它認為是自己自然而然的想法了。這樣,人的思想就變得很狹隘、很固執。

尤其現代人,「眼見為信」這句話都成了口頭禪了,大家都 跟著說、跟著做,誰也不去駁斥它。其實,很多科學的發明或創新,不也是從「無」中生「有」嗎?

多少年來,大家不是都在猜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我說都不對。先有神。中國有句話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以上的故事,或可作為我們的參考吧。
靈界神鬼等我相信; 但是轉成"人"為媒介, 就不要迷信了.
因為"人"的介入, 1%可能為真, 但99%都是假的.
或說那些只是低等靈的媒介, 也沒什麼能耐的, 不要理祂.
要知 "真人不露相, 露相非真人".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