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一篇甄嬛傳的同人文~~后宮琳妃傳(琳妃=甄嬛傳的太后)http://tieba.baidu.com/p/1797184499?pn=1寫得真好,作者是大學理工科系的學生在甄嬛傳吧裡還有一篇同人文名字我忘了,寫得也不錯作者是初中生感覺對岸的文學水準好像真的比我們高了
monfish wrote:寫甄環傳的作者流瀲紫...(恕刪) 人家是認為兩岸編劇素養及成長背景不同,台灣可寫出不一樣的愛情故事,但若要她寫「後宮甄嬛傳」,她笑說:「我投胎到下輩子也寫不出來。」這樣你們也能牽扯到-國文紮不紮實。麻煩看清楚人家的意思。
jen825 wrote:人家是認為兩岸編劇素...(恕刪) 正解難怪台灣人的中文差老是喜歡斷章取義加上以訛傳訛唉要是我沒看到這一篇報導也就直接被誤導了這情形和某論壇PS圖片誤導消費者是差不多了台灣真的沒救了好的不學老是學壞的
台灣電視劇好久沒看台灣電視劇大多1. 本土劇 如三立民視怎演都是 愛來愛去的 小三戲碼每一個男的都外遇2. 偶像劇這剛開始可能是個風潮但久了就無聊之前還陪老媽看了台視的劉伯溫傳奇還真是看得很痛苦20 30 年前的棚內景也敢拿出來用外景戲也不多比起大陸的古裝劇差了十萬八千里(但當時還是收視第一, 這樣就能混了, 你說電視劇能進步嗎?)台灣的電視劇幾乎都在愛來愛去台灣的歌曲也幾乎都在愛來愛去 再看看現在的網路小說幾乎都是大陸人在寫的清潮的穿越劇 清朝的宮廷戲台灣真該加油了無奈上位者都自我良好哎...
我相信台灣的人編文章的能力比不過對岸......因為對面多的是寫小說放網上賺錢的人 (有看對面小說網的應該有印象那個文章產出量)個人意見台灣想要跟人家拼文學?? , 先把那些什麼敘事法修辭法的專有名詞從國小課程中改好吧硬逼 "小學生" 背那些修辭名詞 , 然後要求從文章中判斷這是用什麼法什麼法 , 這樣不是在教育學生寫文章 , 而是在逼小朋友討厭文字 , 扼殺閱讀的樂趣
胖宜 wrote:最近在追一篇甄嬛傳的...感覺對岸的文學水準好像真的比我們高了(恕刪) 是早就比我們高了。T^T台灣媒體老說是台灣編劇去那邊發展才有這結果,殊不知他們的編劇早就比台灣好,現在流行的大陸劇哪一個跟台灣編劇有關?jen825 wrote:人家是認為兩岸編劇素...(恕刪) 看來,你不知道寫小說、劇本需要的是基本功,文筆不好,想的故事就算在好,讀者依舊看不懂你在寫什麼。你寫篇小說,就知道我說的意思。若照台灣編劇的講法,推給兩岸氛圍的不同,那麼21歲的年輕人(甄環傳的作者)怎會寫古代劇?古代跟現代又不同!怎會那麼清楚愛恨情愁的宮鬥?她是古代穿越過來的嗎?會比她這把年紀的人更清楚怎麼寫嗎?流斂紫這麼年輕,社會歷練又少,卻寫出來那種糾葛了!大陸現在有許多20、30多歲的網路小說家,有名的作者隨便拿出來講的就超過五個,跟他們同年齡能說出來的台灣作者有哪些?就算過了20年,他們也不會斷層,不少高中生的文筆都不錯,隨時都能替補接上。就在這十幾年,台灣力求國文簡單化、白話化,甚至不考作文(現又恢復)的同時,對岸的國文早就贏了一大截。對岸不分年紀的學子能很輕易寫一篇流暢的文章,台灣大學生能嗎?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高中生連寫一篇報告或心得都沒辦法了。現在小說、戲劇、電影都由大陸為主,我們也只能接受對岸更好的東西,跟著他們的流行走,被他們的文化給感染。當初不重視國文、不理會中國詩詞文化的美妙,現在年輕人的文筆、詞彙能有多高?國文的基本功不紮實,文筆就不好,空有想像力,詞不達意是能寫出什麼來?在這樣下去,將來歌詞、戲劇、電影、小說還會有台灣人的一席之地嗎?連筆戰都怕罵輸對方。我看過不了幾年,會寫歌詞的台灣人會更加稀少,連流行歌曲都要跟著大陸走了。
monfish wrote:現在小說、戲劇、電影都由大陸為主,我們也只能接受對岸更好的東西,跟著他們的流行走,被他們的文化給感染。...(恕刪) 你想太多了,小說、戲劇、電影本來就是國際化商業化的東西,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有人喜歡韓劇有人喜歡貼近生活的本土劇,也有些人喜歡洋片,並不是大陸來的東西都照單全收。好嗎你說大陸現在有許多20、30多歲的網路小說家,有名的作者隨便拿出來講的就超過五個~~對沒有在看他們作品的人,請問他是那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