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不至於抓錯兇手,不過說他破案零失誤也太誇張囉
比較有價值的偵探劇,大多會強調就算再怎麼利害,推理出絕對的真時仍然會有失誤
連福爾摩斯就失誤過
以柯南來說
在藪內義房(走投無路的名偵探之後的那部)他就沒有推斷出全部的事實
在"二分之一的頂點"他推理出小說家將死之前的所在地,但是該小說家不是如他所推測被綁架的,而是他希望用讓他麼粉絲用推理的方式找到他,來度握過他的餘生
在電影版"最後的十五分鐘"裡,他推理是小孩子童馬見到故意凶殺案的現場而逃跑,實際上小孩子見到爭吵跌落被車撞頂多是過失致死的現場,而追趕他的人當初試為了保護他
在有一級毛利小五郎跟身為女藝人他以前同學的案件中(是毛利自己解開的,柯南因麻醉針用掉了,只能在門外題示)柯南認為女方包庇真犯人是因為"戀人"關係,但毛利推理的"父女"關係是正解,因為"那種感情,只有當過父親的才知道"
回到正題,因為播出太多集,所以忘記是不是出現過隨機殺人案
不過出現過兇手殺不相干的人,其實真正要殺的是某個人的案件,真正要殺的人沒死,那剩下的算不算隨積沙人呢?
另外,要說對被害者關聯性較低,也出現過下毒,表面上二選一的機率,但是死哪個對兇手都沒差,因為死掉一個,他就可以進入名單之中了
也出現過,無直接動機的交換殺人案(兩次,期中一次是毛利回想當家教),以及一開始沒有鎖定範圍的人(比如說會到那個停車場的就是兇手...之類)
再者,柯南演出的順序多是,推測->證據->動機
也就是從案件觀察1.他只要從證據推測出兇手就已經算是破案
2.就算沒有對被害人有目的,會去殺人也會有其他動機(比如說就是想和警方比個高下,殺人對兇手而言是藝術之類)那也是能推測出來的
在現實中是非常難破案的....
例如說
A是台北人.坐客運去台南
下車之後往東走5km.找個暗巷埋伏
晚上有人落單經過.桶他兩刀
在去巷子把衣服換下.坐客運去台中.把凶器跟衣服丟了
然後坐車回台北
這種無動機.無地緣關係的隨機殺人
能破的了才有鬼...
除非每個地方都碰巧被監視器拍到...
重點還是在於有沒有證據留下來
人走過會留下痕跡,不過重點在我們怎麼發現那個痕跡
車票,兇刀,血衣,目擊證人,不在場證明
不管你是警察或法檢,律師在學法律時應待都學過
"動機是犯罪的遠因,雖很難想像期不存在,但不是判斷犯罪的依據"
犯罪判斷的是"故意"有些犯罪還須要"意圖"
另外我也說了,這樣的假設也已經不能說是"無動機"了
動機是"幹一樁沒有人發現的案子",畢竟現實生活中這種案子也極少見
另外,燕麥餅
而現實中難破的原因,是因為人心的冷漠(有時候人死數天才發覺),或是處理相關事項公務員的怠惰
導致證據隨著時間的經過而難以查證
還有確實,柯南是有些案件是只要一個幹練的老鳥員警就破得了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