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陣子也被以前的同事放鳥過...工作的時候突然來找我說要借錢買東西還有看能不能幫它墊一下 adsl 的費用看在以前同事過, 就幫它這個忙雖然也有留下聯絡電話說下班之後會來找我並還錢結果等了又等, 沒等到人, 打了電話問看人在哪邊結果電話是打的通, 但是沒人接 (在這之前還有接)直到現在, 有時想到打電話過去問一下到底是什麼事情耽擱而不能來結果都是電話無人回應 (電話有響但是沒人接)或者是突然被切斷 (忙線中?)也不曾回電給我了 (丟簡訊過去也沒回覆)看來以後要借錢給以前的同事, 還是要三思而後行了...雖然借的錢不多, 不過因為這樣子, 以後它想要再借錢的話大概不可能再借了....當作花錢消災, 把這位以前的同事當作拒絕往來戶了....(也是純抱怨, 不過不知道會不會被 Del 掉 @@)
seiko62 wrote:也因為我在意信用約定的原因…現在一堆朋友和我約都沒人敢明確的定出時間… 如果大家有辦過或參加過同學會或喜宴之類的聚會的話就可以知道為甚麼很多人沒有「時間觀念」這東西了以我自己為例去年的時候有參加過高職同學的聚會和喜宴雖然參加人數很少 (不超過 10 人, 指同學間的聚會)我在指定的時間前約 10~20 分鐘到了現場等等到時間到了, 有時會有一兩個在預定時間前幾分鐘到有時則是過了預定時間 (也就是遲到), 然後才到的...久而久之就變成有的人習慣快到指定時間時才到有的人就不管有沒有事, 過了指定時間才出現...
我遇過兩類人第一種:忽必略君,為啥這麼說呢?約好週日上午一同出遊,排開萬難在家等候,一直過了中午還不見人影,打電話問他,回答:沒到就是沒有了啊!這個不用說阿,為啥要說。第二種:快了君,約好中午12點聚餐(假設地點在台北車站),時間過了他打電話來快了君:快了!快了!已經在忠孝東路三段了,馬上到,等我一下。過了一個鐘頭再打電話來快了君:快了!快了!已經在忠孝東路二段了,馬上要到。等到的時候已經是三個鐘頭之後的事了,大家等的差不多可以睡一覺了,明明遲到三小時是基本數,卻不斷來電告知快到了,要大家一定要等他。基本上遇到這兩類人的對應策略都是:當作沒約過他,時間到了若人準時來當作是奇蹟,沒來就該幹啥就幹啥去吧!
這是價值觀問題越來越多人覺得不會嚴重影響自己利益的事=可以無所謂的事。報告沒參與組員可以幫忙擋,集會沒有到有人可以幫忙簽到,跟別人約反正我爽讓他等沒關係。所以也有很多人不守時,習慣成自然啊。想到"不把約定時間當一回事最後很慘"的最佳範例:一個朋友沒把考四技的考試時間當一回事→考完過幾天才發現→直接去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