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也是沒跟他講卡號但因為我有在同一家銀行辦卡過我也沒講我要保險我說我考慮看看**銀行就把保單資料送過來說我口頭講的也算數至少要繳一個月結果我直接打一張存証信函給他們並且跑去台中的銀行抗議後來就收到一張500的禮卷了很多電話行銷為了衝業積都是這樣搞乾脆建商提供電話行銷買房算了
基本上電話行銷依規定只能算是「推銷」行為,即使你在電話中答應他願意購買,實際執行程序上還是必須將正式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上,經過7天猶豫期消費者未告知不願購買要退回商品,這才算完成購買行為。以保險來說保單就是商品,消費者未收到保單,並簽名同意傳真/寄回保單之前,保險商品的交易並不能算已完成。很多業務員為了衝業績,寄出保單就會算一筆業績,反正事後如果沒寄回保單完成交易,要倒扣業績也是下個月的事,先在帳面上給上級交代再說。這類交易糾紛通常保險公司不會花時間和消費者拗(即使有錄音可以作證),而是直接找行銷人員算帳。要避免爭議,遇到這種推銷電話無論他們怎麼介紹,你都必須堅持一個重點就是絕不可以講「好」!,只能說「我看看」、「我考慮考慮」這類含糊回答,在不確定意願狀況下,你沒有簽回那份保單前交易是不成立的。但只要你在電話中講「好」這類肯定回答超過3次以上,依錄音內容來說你確實已經同意這筆交易,契約已經成立,當然有完成交易的責任。要知道所謂契約並不只有白紙黑字才叫契約,過程有證人、證物的口頭約定也是一種契約。
我平常去大賣場買衛生紙都會花時間去比較哪一家最便宜,100上下的東西都會這麼做了,就算是買車我也會把各廠車種拿來花時間比較一番,不可能哪家車商打電話給你天花亂墜你就下訂吧?所以電話行銷一通電話就要我花幾十萬去買張保單?又不是買衛生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