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買車一定就是敗家嗎?

bluemenco wrote:
反正有能力怎麼花誰都...(恕刪)

樓上的大大說的沒錯
應該量力而為,買車容易養車難。
關於樓主的用意, 我想一個成年人應該都可以理解,
但是價值觀因人而異, 對物質的需求也因人而異.

簡單舉個例子, 買一部車應該是多久的所得金額比較適當?
有的人會說一年, 有的人會說一年半, 有的人會說半年,
針對需求和個人狀況而言真的會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應該是說當自己經過評估而下的決定, 就應該自己負責,
不要上找尋背書和認同, 因為每個人狀況不同.

關於這個思維應不僅止於購車這一項, 生活上的任何花費都是一樣的道理,
沒有經過評估而因一時衝動或是為了圓夢所造成的後果, 可能不僅是自己
去承擔, 往往波及到身邊的人, 敗家前多考慮一下身邊的人吧!!
除非能力夠!一個月有4~5萬以上(對我這種以後剛出社會難吧...)
或是金山銀山當靠山...

不然我想車子全新感覺是好...但帳單來了就不好...
車子保養品不輸女友老婆....

2手比較好選擇...因為很多人因為衝動買下手...繳不出來就變2手...
而且還要有地方供著...還要怕被偷~新的還怕刮到那些...
版主苦口婆心,好心提醒。善哉!善哉!

存下辛苦賺來的血汗錢為未來打算?或是預支未來買一個當下的滿足? 恐怕沒有標準答案吧。

在精算之後決定不買,這個"不"的有效期限有多久?1天?1個星期?1個月.???...若效期有限,要時時重來一回,又再次算這錢算那的錢的,也不是解脫之道。

多少收入或多少存款才算是有能力買車?有需要嗎? 要先買車嗎?要現在買?買什麼車?多少銀子?養車如養小老婆?這類話題在這個棧上一再出現,各方意見應該可以出一本書了。可見這"車"事果然令人煩惱。

我的看法是,當該算的都算清楚了,而買車的念頭還在時,唯一的解決是-----下手"買"。(只是要先惦惦斤兩,並且出手不要太重,當心反作用力)

理性固然可以說理,要活出熱情唯有感性。

樓主文章的主要用意應該是
要大家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後行吧!
理性的思維當然是 [當敗家(買車)的邊際效用大於付出的金錢]時,
就會進行消費的動作。

只是理性的分析容易,花費都可以計算預估出來,
但是很多人所謂的[無形價值=無價] 或是心中敗家惡魔難耐
無形的幫敗家的邊際效用加重
還有就是很多無預期的花費會發生,
造成實際上付出的金錢低估了...


這就像買股票前
雖然清楚預估了公司的前景、EPS、本益比...
但是心理面一放鬆,就不知不覺買了高點的股票一樣....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