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unaka wrote:看了一篇學者研究,謂...(恕刪) 我有個原住民朋友,政大畢業。自從把身份證上的名字從漢名改回原住民名字,找工作就飽受歧視處處碰壁。日治時代台灣人想改名,多半也是希望少受些歧視吧。
不就是皇民化嘛?就是飢餓行銷,限量排隊理論,粉合理的啊!加入皇民,就有補助優惠措施,不只免稅,還有豬肉可以領。只開放前100名,先報名先申請,晚了就慢慢等。古今中外,統治手段都是一樣的,殺一批刺頭,安撫一批良民,社會就安定下來了。偉大的蔣公也是如此,日治時,台灣政客一大堆,蔣渭水、林獻堂等,左派斗右派,右派再分裂。蔣公一來,整碗都捧走,叫那些政客情何以堪?殺光這些政客刺頭,再拉攏軍公教黨員,社會就安定了。
Tarunaka wrote:只是:同樣是次等人,怎麼朝鮮人與台灣人會有這種差別待遇?...(恕刪) 朝鮮是與日本有深仇大恨的,依大長今表示......好像某位皇后被日本殺死(電視有演),朝鮮一直以來被日本侵略,粉可憐的。而台灣是新佔領的鬼島,國父、蔣公等清末的有志之士,有部份出自陸軍士官學校,很多人都有留學日本的經驗,所以比起朝鮮,是親近些。
skybug wrote:日治朝鮮時期,朝鮮人能當朝鮮軍政副職,台灣呢?...(恕刪) 日本人歧視台灣人,我也認了。但是,為何同樣是殖民地,朝鮮人歧視的少一點、台灣人歧視的多一點?這是我不理解的。台灣人不勤奮?交代一件事情,朝鮮人幹得有效率、台灣人幹得拖拖拉拉?光是「沒為什麼,我就是看朝鮮人順眼點、看台灣人不順眼」一句,這說服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