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穿了就是錢,那些音樂大國的民眾對音樂的選擇比較多元,人口又多,所以做小眾音樂的人也能生存,說不定有一天還會成為主流。
舉個例子,「閃靈」,連我都不聽,但他們的確在國外是有市場的。
台灣為什麼電視打開都是情歌當道?不然就充斥一堆韓國美少男偶像,因為這東西會賺錢!
今天台灣出現了一個唱勸世歌比Bob Dylan還猛的人,會有唱片公司去投資他嗎?
當市場只鎖定某些類型的商品時,等於其他類型變成小眾,那些作前衛音樂的,重金屬的,勸世歌的BULABULABULA.....相較之下所獲得比較少的資源(包括收入,贊助,羨慕的眼光,女人.....)台灣人又少,小眾音樂家賺得錢可能比去打工還少,這種情況下要怎麼出下一張?
因為市場不夠多元,你沒法比較,所以電視廣播每天播那些歌,久了你就接受這些歌。
(我相信每天逼我聽閃靈,有一天我還是會聽出他的樂趣來)
現在網路充斥,資訊爆炸,台灣人的收聽水準已經比以前多元了。
(試想,你阿公那輩可能只聽的下青山或是凌波那種,阿爸可以接受齊秦或是王傑那種叛逆歌手,不正是一種進步嗎?)
現在就差唱片公司的臨門一腳了,要是有公司願意賠錢的投資一兩個佛經重金屬,或是歌仔戲爵士團體(只是舉例),把這些民眾思維中不存在的東西推廣出去,提高民眾的收聽水平,我想台灣有一天也會出現下一個喇路苦。
Luna sea wrote:
為什麼感覺台灣樂壇永遠比不上日本?...(恕刪)
為什麼感覺你常常在發一些,很鳥的戰文??
請問B'z跟五月天哪個比較有實力?
GLAY VS 五月天,各位大大覺得哪團實力比較好啊?
辛苦的打字,只是為了充實資源回收桶的容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