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ron wrote:
如果確定想當建築師那...(恕刪)
我以前也想讀建築系,後來我發現我只想念成大的建築系。
我對建築系的概念一點都沒有,
單純只是大家說成大最屌。
我發現把成大拿掉之後,
建築系好像可有可無。
可是我發現我內心真正的聲音的時候,
我已經高三了。

我原本是唸美術,
從小到大都從美術班唸上來,
大學學測考了個半桶分數,
才六十分...
去哪裡啊。

想推的學校也沒推上,
我就投入指考了,指考我考了
國英數(甲乙)社物化史地
還有全國術科水彩、素描、鑑賞、創意
後來執意找一個跟設計有關的科系
是臺藝大的視覺傳達設計。
雖然跟原本的一切都沒關係,進到大學之後也跟我之前知道的沒關係。
我有很多同學也讀設計(北藝、師大、中原、實踐、淡江建築)
讀設計的只有自己去想、自己去嘗試,
不要妄想老師可以教給你什麼新的技巧抑或是觀念,
這些都是自己去尋找的東西。
加上數不完的作業和總評,
做了一個月被老師十分鐘瞬間吐口水然後繼續重做一個月,
每個月吃飯的錢只有兩千塊,買材料的錢至少還差兩三千塊。

歡迎加入設計的行列(誤會)
別聽名聲和得獎的原因,會得獎的作品有他自己成長的關鍵和能力,
這些能力不是考進"學校"就會自己長出來的。
我同意"huron"的說法,千萬別去妥協你的夢想。
一旦妥協,你在痛苦的時候只會怨恨自己,讓自己變成飄渺不定的孤鳥。
huron wrote:
如果確定想當建築師那...(恕刪)
真想不到引起了不小的迴響

先講講一開始怎麼會想填建築。
其實原因很簡單,簡單到可能會被說有點隨便...
就是喜歡看關於建築的節目與書籍。每次進書店走過建築設計的櫃子總會停下腳步;亦或是每次轉到Discovery的建築節目也會停下來看完。
之後到了高三開始查閱建築系這玩意兒的資料,基本上做設計應該抱持什麼態度、建築系很累作業趕不完,好不容易做完卻又被嫌的一蹋糊塗...等等的評語都看過了,還是保持著打算去建築系的心態。
關於改景觀,的確一部分是因為情勢所逼(也就是分數)
但大部分的原因我可以確定也是因著自己的興趣走的。
想想自己以前看了會有點''熱血''的設計圖,其實很多也跟景觀以及整體規劃有很大的關聯。再多翻一些景觀系學生的作品,發現其實也在心中產生了一些共鳴,有時候共鳴甚至比以前看比較偏向建築的刊物還要大。
說是分數提醒了自己倒是過於煽情,但這決定決不是妥協於分數下的產物。
當然以上的過程看在各位眼中可能還是過於幼稚,還請多多鞭打

也請各位多提出對於各間景觀系的評語摟,就算不是拿來做抉擇,我想也許也能提供準備備審的方向。
再次謝謝大家的意見: )
獵弘 wrote:
真想不到引起了不小的...(恕刪)
作業這些只是過程。
但主要的是目的,就像我再喜愛攝影,底片攝影。
面對沖洗的費用、底片的耗材,諸多的不方便還是會覺得迷惘,
是不是值得,這樣子做到底有沒有成果。
但是如果沒有愛,你遇到挫折就會想要放棄。
能支持你的就是你的初衷和對於未來的憧憬。
建築業本身在台灣是個很有趣的職業,
像是我自己本身也有建築業的朋友,
上次建築師國考,考試時間出包,標錯數字,延長一小時

雖然幹在心裡但是還是要畫完。
這次的考試題目是畫兒童圖書館。
安藤忠雄本身也不是本科系的,
我自己也覺得如果他是從學校出來,他的作品可能就不會如此令人驚豔。
共勉之,
我們都踏上了設計上的修羅。
不妨把分數貼出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我相信對你更有幫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