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談談盛竹如

Laohou wrote:
我還真想不到有哪個新聞播報員,播報時,沒有文法用字讀音錯誤的....(恕刪)

在當年這方面是李艷秋較受肯定

cowboytwn wrote:
在當年這方面是李艷秋...(恕刪)


李艷秋,可以!

但現役主播,一個也找不到。這才是讓人搖頭的。

Laohou wrote:
拿來比北韓李春姬,這過了頭吧?李春姬要比,最多就是比我們前線的心戰喊話,或者,早年「中央廣播電台對大陸同胞廣播」這類的語調也頗類似


我不是說他講話故作抑揚頓挫慷慨激昂貌像李春姬,你誤解了.對於看慣美式既活潑又穩健的風格的觀眾而言,恐怕很不能適應盛竹如這麼平板緩慢的播報方式,對於你來說是典範的東西,很可能對另外一票人就是另類,這是我拿李春姬來當例子的用意.

Laohou wrote:
我還真想不到有哪個新聞播報員,播報時,沒有文法用字讀音錯誤的....。


我也沒看過25分鐘之內不出現任何錯字的新聞字幕,這是我在民國八十六年做的統計,我和同僚打賭,以三日為限,結果全勝而歸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加藤老鵰 wrote:
我也沒看過25分鐘之內不出現任何錯字的新聞字幕,這是我在民國八十六年做的統計,我和同僚打賭,以三日為限,結果全勝而歸...(恕刪)


民國86年發生了什麼事?解嚴10年了,一堆新聞台冒出來了,主播水平江河日下了,更要命的,出現了一個「美式風格」的主播張雅琴。

張雅琴的出現,我要說,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新聞稿子似乎可有可無,主播台上各自發揮臨場演技。但這有很大程度靠天份,天份不行,報新聞就會冗言贅字一堆:「我們看到消防隊員來了。消防隊員來做什麼呢?他們到了現場,正在進行灑水的相關動作@#$%^....。」

這就是張雅琴時代後的產物。在那個時代,打那種賭,穩賺不賠!





Redrum wrote:
雖然從小就是聽他報新聞
但是他的速度慢到我現在聽到他的聲音就轉台
我實在受不了這樣慢慢講話的風格...(恕刪)


以前的新聞只有半個小時! 而且沒有那麼多新聞可以報!故可以慢慢講


現在根本就是 想辦法製造一些 不是新聞的新聞!!


熊旅揚 童中白 有人知道她們是誰嗎? 沈春華還在後面的勒! 張雅琴 就更後面
是啊
以前有人管..照規矩來



現在咧
沒人管.樣樣來


cowboytwn wrote:
請看CCTV 新聞媒...(恕刪)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以前大人要小孩多看新聞增加知識水平
現在大人要小孩少看新聞以免被污染

新聞從業人員,你們不覺得可恥嗎?
壹新聞有兩位男主播,台風也是粉穩健的。

mchammer wrote:
以前大人要小孩多看新聞增加知識水平...(恕刪)


以前只會要小孩增加知識水準,不會要小孩增加知識水平
sly-1 wrote:
以前只會要小孩增加知識水準,不會要小孩增加知識水平...



補充說明一下:「水準」一詞,來自日文。我們很自然地用了,但對岸還不習慣。

另外一個例子:「中古車」一詞,也來自日文。我們很自然地用了,對岸也是還不習慣。

兩岸用語分歧的因素很多,日文影響是其一。


但即便今日,連日本人也不太用「水準」一詞,大部分聽他們說「レベル」(Level的日語發音)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