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促進國內網路發展,我們是不是搞錯問題了?

tsugumi05 wrote:
台灣SO-NET表示...(恕刪)


是指真正的自有實體網路,不是接別人的線路來做

台灣SONET是用 中華電的網路

電路費 還不是給中華電賺走

要是斷線 又開始踢皮球


目前可以和中華電一拼的是“有線電視實體網路”

今年的數位電視大戰開打,網路加值服務才正要開始

pinget9 wrote:
沒搞不清楚狀況寬頻要...(恕刪)


你用不到、不代表別人用不到
mobile01_267539 wrote:
促進國內網路發展,我們是不是搞錯問題了?

先跟各位拜個年,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國內的寬頻網路發展,一直都是大家關心的焦點,但幾年過去,進展似乎不大;中華電信依舊獨大,其他業者根本沒辦法跟它競爭。這樣的結果,會不會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找到阻礙國內寬頻網路發展的真正原因,而無法對症下藥?

直到去年,報端對此的討論,還是聚焦在中華電信擁有的最後一哩電路(如銅纜、或光纖)上。不過最後一哩真的是問題嗎?現在並不是沒有替代技術;cable或WiMAX都是可能的替代技術。所以如果中華電信提高最後一哩的價格(即光世代與ADSL的電路費),在消費者比價的心理下,對採用替代技術的業者其實是有利的。那為什麼中華電信的市佔率還是這麼高?

問題其實不在於最後一哩,而在中華電信對其他業者收取的網際網路互連費用。

現在中華電信光世代100M/10M的上網費加電路費大約1400元,向其他業者收取的互連價格則是每月900元/Mbps;此一互連價格如何阻礙寬頻市場發展?

假設有其他業者具有與中華電信相仿,甚至更佳的經營效率,我們期望經由業者間的競爭,消費者最終將能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好的服務。但目前的互連價格對其他業者極為不利;中華電信藉由互連服務,能輕易獲取不合理的超額利潤,並削弱對手競爭力。舉個極端的例子:任何人只須申請特定業者的寬頻服務,再持續與中華電信網路收送資料,即可大幅墊高其成本;可能每個月花個2000元租用100M的寬頻服務,該業者每月卻要支出900×100=9萬元來擴充互連頻寬。即使該業者的其他成本為零,在這種互連價格設計下,它也無法與中華電信競爭;如果有業者領先推出更快、更好的網路服務,結果就是讓自己虧本的速度提昇罷了。

眾所關心的最後一哩問題,影響的只是利用中華電信ADSL與光纖線路提供網路服務的業者;對採用用戶迴路替代技術的有線寬頻與WiMAX業者並無影響。但藉由現行的互連價格設定,中華電信卻能全面削弱所有對手的競爭力,以掌控國內寬頻服務的零售價格,依照它設定的步調來調整;所以中華電信的互連價格,才是阻礙我國寬頻市場發展的真正原因。

是搞錯了

INTEL 都放棄 WiMAX 了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是搞錯了INTEL ...(恕刪)


WIMAX 當年號稱,無障礙,一個基地台,可以籠罩半徑50公里.
結果實作後,一切都是.......

maxboss wrote:
其實台灣的網路問題根本不在最後一哩
最後一哩根本是民營業者在混淆視聽用的

最後一哩都已經吵多少年了,如果民營業者真的肯花本前去投資,自己去拉線
台灣的網路早就已經被佈好了,根本不用吵這最後一哩
就是民營業者不肯花本前只想用現成的,才會在那邊吵

在炒作中持續維持台灣高收益的網路收費,這才是他們想要的
有了最後一哩當藉口,就有藉口放慢升速速度,增加獲利能力


有人認為,當初線路是由全民的納稅錢蓋的
是以全國之力下去做的,中小企業根本不可能做的到
既然如此,線路的使用權就不該只有中華電信

為什麼中華電信可以接收國家建設的設施
反過頭來將之變為商品向人民收錢
SKAQQ wrote:
有人認為,當初線路是...(恕刪)

去怪當初把中華變民營化又沒搞好的人啊
現在說再多都只是馬後砲而已
andy9999 wrote:
目前可以和中華電一拼的是“有線電視實體網路”

今年的數位電視大戰開打,網路加值服務才正要開始

我覺得國內第四台頻道和系統業者問題更多更大
家中的液晶電視都換幾年了
多數節目不但非HD畫質還是4:3的螢幕比例
月付5XX還要看一堆廣告、購物頻道、重播N次節目?

本業都如此擺爛(反觀發展中的MOD)
更別說網路服務......
SKAQQ wrote:
有人認為,當初線路是由全民的納稅錢蓋的
是以全國之力下去做的,中小企業根本不可能做的到
既然如此,線路的使用權就不該只有中華電信

為什麼中華電信可以接收國家建設的設施
反過頭來將之變為商品向人民收錢

這點已經"回不去了"~

CHT現在就是個很尷尬的存在
說民營但官股又有極大影響力
乖乖配合政府政策又有侵害公司獲利(股東權益)之虞
發展嗎 我希望

50M 50M 對稱 1000就好

我對這國家不敢奢求太多
maxboss wrote:
其實台灣的網路問題根本不在最後一哩
maxboss wrote:
最後一哩都已經吵多少年了,如果民營業者真的肯花本前去投資,自己去拉線
台灣的網路早就已經被佈好了,根本不用吵這最後一哩
提供寬頻服務的多屬於第二類電信業者,而國內能夠自建電路的固網執照只有三張吧?所以不可能要求所有電信業者都自建最後一哩線路。
不過國內的網路問題的確不在最後一哩;我原先的發文已經說過,即使寬頻網路業者的其他成本為零,甚至具有與中華電信相仿,甚至更佳的經營效率,但在現行的互連價格設計下,即使擁有自建的最後一哩,它也無法與中華電信競爭。
中華電信並未揭露其互連成本,不過讓我們看看國外的情形。Comcast是美國第一大家庭網路服務業者,擁有1670萬個網路用戶;其付費互連(paid peering)價格據說在2到4美元/Mbps(約新台幣60到120元)之間。虧本的生意沒人做,所以它的互連成本應在2美元/Mbps以下。
中華電信的用戶數與網路涵蓋面積相信都不及Comcast,推斷其互連成本不會高於Comcast的2美元/Mbps;而其索取的互連價格則相當於30美元/Mbps,至少是其成本的15倍以上。若以汽油價格來比喻,若其成本是20元/公升,民眾去加油的價格卻是300元/公升,覺得價格合理的人應該不會太多吧?

美軍連茂伊島野火都不救,還指望他來臺海千里送人頭嗎?

SKAQQ wrote:
為什麼中華電信可以接收國家建設的設施
反過頭來將之變為商品向人民收錢


這就跟當初為啥明明是中華民國的資產
卻可以變成黨產一樣
這種事只能怨自己命苦啊

台塑當初也說要給台灣人一個便宜的石油
結果呢有看到互相削價競爭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