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必有因樓主發這樣的文未免太 斷章取義 + 興災樂禍 + 幼稚發這樣的文,對這三個家庭不外乎是額外的傷害換個立場......如果是樓主您府上發生這樣的事情網路上一堆這樣的 幼稚文 (諷刺文)又 情何以堪 呢?
Saint Iki wrote:相信這句話已經不下數...(恕刪) 外向活潑喜歡結交朋友 也可能是殺人犯...很難從這幾點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可能是殺人犯吧...情緒的管理比性格的差異重要多了...張父也說了從有心理準備 到事情發生至此 他也不得不明白不然誰會一開始就認定自己小孩是殺人兇手??我真的不明白那些砲張父的 到底要人家怎麼做...=======================樓主只是感慨父母與小孩之間的溝通問題 +1
樓主 沒有抓到這則新聞的重點,----------------------------------------"被列為嫌犯的台灣留日學生,31歲, .....這次是到日本攻讀企管碩士,個性內向沒有交過女朋友,在大學時一直都有拿獎學金,以前連殺螞蟻都不忍心,家人還是難以相信他會殺人。"重點不在蟑螂或是螞蟻,應該是"31歲, 個性內向沒有交過女朋友"容疑者可能是不善與女生互動,不得青睞,因而由愛慕轉生恨意不過為甚麼兩個女生同時都遭到毒手? 兩個都與他有過節嘛?還有如果 兩個合起來反擊,應該沒那麼容易得手吧,這些都讓人不解,要等警方抓到容疑者才能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