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只是一個想法 不代表所有的眼鏡行都會是這樣
只是想想啦 有沒有發生過或會不會發生 不知道...

不過可以思考看看啊....或許這也是個問題吧...

一般眼鏡有鏡框與鏡片 (這是廢話...

鏡框的品質與品牌的價位等 是可以辨認的
材質與造型等各方面不同 價錢也會有差異
但是眼鏡中另外一個最重要的配件 鏡片
小弟一項視為最重要 因為眼鏡是靠鏡片來調整讓自己的視力更好
所以其實鏡片重要性似乎應該比鏡框重要
但是問題來了 一般配鏡 鏡框可以辨識
但視鏡片卻很難 因為要透過儀器檢驗
一般人很難辨認 當然如果配戴不舒服
眼睛會有感覺 會知道 但是如果度數還是相同
那些鏡片上的小差異 (當然如果因為度速差易導致厚薄差異這應該還是有感覺啦...)
例如透光度 材質 抗UV等等小小品質上的差異
一般人很難查覺吧 所以黑心眼鏡行要是這邊作手腳
一般人幾乎沒有辨識能力吧?!
例如 今天配鏡時店家提供A組3000 B組5000元的鏡片
或許價錢或材質上有差.....
但是一般配眼鏡 配好到製作完成幾乎不可能現場取件
一定要一段時間 如果黑心眼鏡行收了你5000元的鏡片費用
但是實際上用的是3000塊的鏡片
如果不是很知名大廠在鏡片上有任何辨識的機制
在一般目前眼鏡鏡片都普遍磨很小的情況下
一般消費者似乎很難去分別出最後到只裝在自己眼鏡上的鏡片是什麼?!
如果店家購黑心 當場就這樣賺走價差 如果配戴後也沒有不舒服的地方
消費者也幾乎不會去查覺或注意到....被坑了2000塊...

不知這樣的可能性大嗎?! 消費者似乎也沒有自保的辦法吧?!
只能說慎選店家 慎選店家...

所以似乎感覺到 眼鏡行要賺黑心錢 好像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