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麥當勞越來越黑了!!!


mikel wrote:
今天晚上去A12那邊...(恕刪)


自己去買薯條回來炸...保證吃到你

mikel wrote:
今天晚上去A12那邊...(恕刪)


你會不會是點到快樂兒童餐?
麥當勞近十年業績慢慢從谷底往上爬,所以對於臺灣區總裁的各項策略,目前大家都沒什麼話可說。
反正生意是變好,至於是不是他那些策略的功勞,就沒人計較了。

我比較記得的策略有:

.品牌形象健康化(開始推出健康餐點、和運動選手作形象結合)。
.外送服務。
.部份分店24小時營業。
.推出「類似」肯德基的雞腿堡來打肯德基。
.推出「類似」摩斯的米漢堡來打摩斯。
.小東西推行使用者付費以省成本(把餐巾紙收進櫃台不再任人自取、醬料包多拿要付費)。
.差別定價(價位有南北之分)。
.擴大價隔區間(低價化:輕鬆點、甜心卡,高價:超過70元的漢堡變多了)。
.「類似」摩斯的現點現做(同時將櫃台改成帶狀流程、減少櫃台人力)。
.「類似」星巴克的義式咖啡吧、蛋糕吧(餐點、裝潢)。
.品牌形象專業化(更改員工制服、產品更精緻?、提升裝潢格調)。


總之,其實我覺得以上策略,很多項都有不小的問題。
例如品牌形象健康化只做了表面,賣個沙拉、標一下熱量(這也是政府規定的),就以為算數了。
例如24小時營業,其實是「半營業」(人力過度縮減以致常應付不了忽多忽少的客量變化、整間店超過半數的坐位夜半後就標示「清潔中、不開放」)。
例如改了裝潢,總坐位數卻減少了(假日一位難求),而且看來高級的位子坐起來其實沒有比較舒服(一堆圓桌實在很不切實際)。

一大堆「類似」傾向的策略特別是問題多多。
現點現做卻沒有號碼牌,排隊人潮在櫃台塞爆。
換了看來更高級的包裝卻讓內餡跑了出來(用紙盒是錯的)。
所謂四盎司的專業牛肉漢堡看來和舊漢堡好像也差不多。
咖啡吧、蛋糕吧形同虛設,大家還是去買星巴克和85度c。

總之、總之,這些問題似乎都還沒反應在業績上,
所以也沒人能說什麼就是了。

除非麥當勞業績下滑,否則沒人能真的否定這些策略。
是說我現在去麥當勞都只用甜心卡和買輕鬆點就是了。

附帶一提,有興趣的人可以在午夜左右的時間去看看麥當勞廁所的清潔檢查表,
檢查的打勾記錄、大部份的分店通常在午夜左右就已經一口氣勾到06:00去了。

後記:三層四盎司應該快推出了吧?一層、兩層、三層,不都是這樣嗎?呵呵
mikel wrote:
今天晚上去A12那邊...

話說這類高熱量油炸的垃圾食物,還是盡量少吃...
又貴又傷身體..

mikel wrote:
今天晚上去A12那邊...(恕刪)



麥當勞最近上新聞 還不怕痛?


馬上會有記者聯絡你吧
媽個挫冰...
今天去高鐵順便吃麥當勞,看到店員裝滿後

還左右搖一搖,把原本插得滿滿的薯條,

硬是搖得稀稀疏疏就跟樓主照片中的一樣,

其實是可以表示請他重裝或過磅。

曾經點過漂浮雪碧,上面的蛋捲冰淇淋就像是狗大便一般空洞的載浮載沈,

當場要求重新弄過,值班經理聽到馬上接手處理並道歉,

如果是新手弄不好可以原諒,但如果是在公司的規定份量之外刻意減少,

就不要客氣,權力是自己爭取的....
我很好奇如果覺得太鹹可以換嗎?我家附近的麥當勞這幾年感覺鹽巴越加越多,不知道以後能不能出不灑鹽巴的呢?

designlive wrote:
我很好奇如果覺得太鹹可以換嗎?我家附近的麥當勞這幾年感覺鹽巴越加越多,不知道以後能不能出不灑鹽巴的呢?

這樣才容易讓你口渴想再多點杯飲料來喝。。。。
mikel wrote:
今天晚上去A12那邊...(恕刪)


台灣人做事你覺得會好到哪
去年我們就已經證明了啦,男人啊!不用過40啦,基本上滿18就已經剩張嘴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