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et9 wrote:京華城才用13年左右...(恕刪) 幾年前,新竹最大購物中心投資金額160億的「風城」,開幕撐不到4年就關門大吉,明年又要改名「巨城」, 某集團花了58.89 億元買下重新開幕,新竹人覺得不太好逛的建築物和行走動線格局,真的有那麼好賺的遠景?!
handerson wrote:不太懂你所謂的缺乏在地人口的理論??... 台灣新聞媒體只會檢討勞工薪資,認為勞工薪資高是原罪但故意避而不談房價與租金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其實影響非常大,企業對租金非常敏感。所以地價與租金高漲之後,一般公司行號會先遷到外圍地區,上班族當然跟著跑了。上班族跑了之後,因為人們都想住離公司比較近的地方,所以一般住戶也接著慢慢跟著走,人潮逐漸消失。我以前有個朋友,在台北市開獸醫院,生意少得快讓他得精神病,搬到汐止生意就好很多,才知人潮都跑到周圍地價較低的地區。除了京華城,美麗華好像客人也不多...handerson wrote:你有常逛家樂福或大潤發的所謂"廉價"賣場嗎... 至於愛買之類的賣場,你可以注意一下,同樣是遠東集團,在台北市開的與台北縣開的賣場路線會差很多,這是因為要因應當地人口特色、消費力做調整之故。我很少逛大賣場,我主要逛傳統市場,因為不想讓財團賺我的錢。
Lisa_Hsu wrote:可見台北市神話已經破滅了,地價上漲,人口與公司行號外流,百貨公司怎麼撐都撐不起來...(恕刪) 你要不要去台北東區或信義計畫區看看,什麼叫人潮京華城,以百貨公司來說,地點不好,沒捷運,沒特色,也沒產生群聚效應人潮都不往那去..關門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