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我只是想說...投資不一定穩賺不賠!2412 2002也是有可能賠錢!
不過適度的投資是可以讓自己再存錢之餘,每年有個小錢可以出國看看世界!
或許這個時機點,當個業務認真工作可以有機會年薪300以上。
因為就連當個高考公務員都不見得有錢可以買房了!
難怪許多人都希望頭款可以當靠爸一族!
真的不少人都是卡在頭期款的這個門檻吧???
否則許多人省一點都買得起房!
不過最近桃園也漸漸變貴了!
之前,在電視節目看到來賓討論租房與買房的議題!
可能未來的年輕人,除了加有田產之外!
大多數都要邁向租屋的方向了!!
ps:剛跟家姐討論此事,他薪水5萬多,在專業領域上算小有成就!
每個月存3萬,給家裡1萬,養一台車!
他還是沒有辦法買房子!原因是頭款不足!
st1010124 wrote:
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幸...(恕刪)
在剛出社會在台北買房子就像第一部車子就從保時捷開始看。
0-100km/hr一定要五秒,兩門還要敞篷(XD)
不住台北,行嗎?
非得住台北嗎?
如果在台北的薪水有十萬,何不住台北?
如果又花得起買得起,住大安區都不是問題,
但是如果只有五萬,甚至只有兩萬呢?
嫌新北市交通不方便、公設比不好、髒亂,
又存不到錢買台北市,
所以只有嫌台北房價高貴嗎?(笑)
有些人出社會還是騎機車,so what?
我們這一輩出社會還得先還學貸呢。

changS2 wrote:
那為什麼非得買北市?
太多理由了,交通,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等等,都是造成為什麼非得往台北市鑽的原因。
交通、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等等,非得在台北市嗎?
住台北的人上班最常遇到什麼?塞車。
連搭捷運也要塞捷運、搭公車也要塞公車,
其實台北市的各項優點漸漸的都已經飽和,真正的好處都已經快被淹蓋過去了。
醫療更不用說,上個禮拜去看眼科。早上掛到四十幾號,中午去還在三十出頭。Orz
隔壁是醫院,沒問題。但總不會每天去。就算是台北市民,還是要排隊掛號,不是嗎?
即使台北有故宮,但我真得不曉得有多少台北市民周末是在故宮消磨的。
我自己是設計學院的學生,每每去一些展覽去的人只有稀少。
故宮平時還有遊客,當代、北美、國史館人潮都是三三兩兩。
就像買車總會在意有沒有天窗,但是開的機會又少。但是又怕沒有,平時也少開。(?)
住在台北有很多迷思,住在台北不見得是你想像中那樣子。
但即使如此,就像一台跑車,感覺夢想中都要有一部。
但是養在都市裡只能開60km/h,刮傷又心痛,單終究,不買就沒辦法證明自己。
好吧,這時候就要拿出幾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一台Astro Martin,
才能感覺自己生不逢時,像是悽苦不被時代認同的藝術家(?)
薛汀格的貓 wrote:
如果在南部或東部有和台北一樣多的工作機會和薪資水準、房價又低,誰還會硬要在台北買房?
但是版主的問題就是台北的薪水不夠高。

像是美國的汽車價格又低,地方又大,買房子都是買一棟還附庭院,
怎麼大家都不心動呢?在台灣買一輛車可以在美國買兩台有找(?)
因為美國稅率高、移民條件嚴苛,保險又貴,就算你能找到在美國月薪十萬的薪水,也不會比在台灣拿五萬來得輕鬆。
台北和南部亦此。
在台北拿南部的薪水的1.5倍或2倍,但是物價、通勤時間、品質和房價都是南部的倍數以上,那還需要來擠台北嗎?
就像騎機車從台北車站到士林只要十幾分鐘,開車就要半小時。
那你硬要開車去擠忙碌的中山北路,怪警察沒把整條的紅綠燈調成綠燈嗎?
怪沒有擋住民權西路的車,讓民權西路的車流浪費您的寶貴時間?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