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af wrote:
代工組裝一台USD$...(恕刪)
別傻了!
那些BOM 的採購權是在客戶身上,你只不過是把PCB 和所有的BOM 上面集中後組裝測試包裝然後出貨給客戶!OEM 搞不好還有點辦法,不過利潤還是很微薄
一台I phone 的代工費只有區區的台幣180 毛利率5% 下來也才20塊不到!!
雖然量大,但是你還是要投資廠房,設備,養員工......
flymousetw wrote:
別傻了!那些BOM ...(恕刪)
看起來大大似乎不是很了解OEM廠商的操作模式
今天如果零件是Apple下單購買
當然真正的採購權是在Apple手上...
但是,除非是極關鍵的零組件,不然一般應該都是下放給OEM廠商下單購買
這時候OEM廠可以上下其手的地方就出來了
畢竟
訂單是OEM廠下的,錢當然也是他們付的...沒人會跟錢過意不去...
況且這些供應商跟OEM廠間還有其他生意往來
只要客戶端要求的不是太離譜,以往往都會配合演出...
OEM廠可以玩的地方其實太多了...
不然
一堆OEM廠 EPS 5~6元怎麼來的
只靠3%的代工利潤?
那郭董跟一堆OEM廠的大老闆乾脆收一收,去買中華電信或是台塑股票算了
利潤不是更高?
還不用蓋廠跟負擔一堆有的沒的無形損失(例如庫存跌價損失)...
DAVID_HUANG0612 wrote:打個比方,代工廠實際採購一顆 $0,5 的IC,BOM上登錄$1..品牌廠也會打電話去IC供應商review核價,但供應商早和代工廠套好了,自然也回報是$1..現在,材料市場競爭,替用料有很多選擇,供應商當然都會和有實際採購權的代工廠配合囉. 代工廠只要有本事搶到大訂單,就有資格和材料供應商議價,有量就有價.
.況且這些供應商跟OEM廠間還有其他生意往來
只要客戶端要求的不是太離譜,以往往都會配合演出...
OEM廠可以玩的地方其實太多了...(恕刪)
這就像健保的藥價黑洞,不管,健保局如何稽核管制藥價,大醫院仍可以和藥商合作,從藥價裡賺到大筆額外的利潤.
代工廠只靠那微薄的代工費,只能勉強攤提大陸廠區的設備管理和生產MOH,根本不可能賺到錢...要能賺錢,自然就得從其他地方下手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