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當期月付金遲繳天數累積達到30天,才會上聯徵
而一開始遲繳天數累積達到6天時,本行就會開始打電話催繳了
換句話說,從第六天開始,到第三十天期滿為止,客戶會有24天的機會繳款,按照我自己的作法,這24天中,這客戶會被我打四次電話通知繳款。
至於利率變更是否會通知?在本行信貸的作法,是會寄信跟傳簡訊通知的。甚至在客戶遲繳時,也會把月付金的金額用上述方式告知客戶。
回到討論主題
我不知道樓主那邊的房貸是遲繳幾天才上聯徵,如果是跟我上述所言一樣,那這中間24天,您沒收到任何簡訊?電腦電話語音催收?人工催收?或是催收信函?
如果您都沒收到任何聯絡,那請問您是否有更改手機?市話?抑或您有搬家,地址有更改?因而導致您的聯絡方式跟您留在台新銀行的有所出入?
根據我自己的催收經驗
客戶沒看到簡訊通知
原因一,客戶不會看簡訊,這常發生在中年人客戶身上
原因二,客戶因為跑路,所以手機換掉了
原因三,客戶換手機號碼,並未正式告知分行(所以分行通知落空)
客戶沒收到利率變更通知信
原因一,客戶搬家落跑
原因二,客戶搬家未告知銀行(所以信寄出去都落空)
其實銀行是個很大型的有機團體,在分工合作的前提之下,常常會出錯,但是在很多情況之下,要避免錯誤發生,也有賴客戶的配合。銀行要盡告知的義務,客戶自己也要清楚繳款的方式內容以及相關資訊。像我就常常碰到信用貸款都已經繳十多期了,突然遲繳,打去跟客戶告知逾期,客戶還問我『怎麼沒寄繳款帳單過來?』這種問題,難道他們都不知道信用貸款跟信用卡、電話費不一樣,沒有繳款帳單嗎?至於什麼忘記月付金多少、忘記幾號固定繳錢......這種事情,當然很多囉。不過還是有很多客戶會把這些事情做成筆記的啦,我們也會提醒客戶盡量多存一些餘額在戶頭裡面,以避免利率調整時的扣款落差。
我覺得,這是雙方都要互相尊重的事情。至少我服務的銀行還會給客戶24天的時間去通知客戶繳款啦。
tw_garfield wrote:
非常不認同大大滴看法...(恕刪)
請問你在銀行上班嗎?
我是,
所以我知道!
或許你誤解我的意思了,
我的意思不是說銀行不用通知沒關係,
能通知(以書面或電話的形式)是最好,
但是你就能完全的安心了嗎?
雖然每個月都會接到繳息通知,
但是小弟一定會在每月某一天3:30過後致電去貸款的行庫,
詢問現在利率多少、餘額多少、本期是否繳款等...
為啥還要「自己來」??
就是因為信用是自己的,
你不顧,
要那些領死薪水的人幫你看顧?
得了吧!
你又不是VIP客戶,
就算是VIP客戶,
還不是一樣固定接到通知,
親愛的客戶您好,您本月份的繳息情形如下........
收到通知你會每一個字都看嗎?
自己的信用自己顧最保險,
銀行沒通知,
一句對不起,
下次會改進!
契約書上一定沒有「通知客戶是義務」這項條款的!
我可不可以蹲著講?
其實這句話說的真是有點言重了...如果是早個十幾二十年前,也許銀行員還會存有老大的心態,可是在目前這種金融業過度競爭的環境下,我覺得有老大心態的好像都是客戶居多,如果您也待過金融業的話,應該很能體會,除非您在銀行工作已是十幾二十年前的事了

這麼說好了,現在的銀行是會視客戶的貢獻度來提供相對的服務,這本是現實的事,畢竟銀行不是在做慈善事業,所有的一切都會以成本及利潤做考量。今天一個在銀行往來多年、存匯實績優良的客戶在銀行一定是比往來不久、又沒有存放款實績的客戶能得到更多的優惠及服務,我知道一定很多人會罵銀行真現實,我可以告訴你,是的,銀行不只現實,而且還是個劫富濟貧的行業,有錢的白領階級及上流社會人士可以向銀行借到低利的貸款,而勞動階級、生活條件不好的人可能要借錢都借不到,既使銀行願意貸款給他,利率也一定高出許多,您一定覺得相當不合理吧!其實我也一直是這麼認為,只是,從現實面的角度來看,風險考量是最大的因素,有錢人會倒帳的風險比較小,所以利率較低,因為風險成本相對減少了...
抱歉,離題了

總之,我覺的人跟人之間還是多點相互尊重會比較好,現在社會已經存在太多自我意識過高的人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