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冒昧,先來點一下你的問題:
不管什麼職業執行什麼事,那是他的「身份」在執行,而不是他「個人」在執行。
千萬別把兩件事情混在一起談了。
搞混在一起,社會就要找聖人來當法官了,而這個是不可能存在的。
搞混在一起談,社會就要找top of top的那唯一一個人來當老師了。邏輯上,第二名的就是他仍稍有不懂,對吧!
法官沒道德,而以一己之私來玩弄法律,那是法官這個「個人」有問題,那是他個人不尊重社會給他的身份,但社會不能因此質疑社會上「法官」這個「身份」或「職業」。
質疑身份,會掉入低互信社會的死胡同。這就是人家講的東方社會最大的問題。
如果不質疑身份,卻又質疑社會上每一個人去擔任這個身份的能力,那更是超級低信任了。這讓我想到以前那個「萬事不求人」的故事。
好了,問題講完了,因為無法萬事不求人,所以引出一個事實:
「社會必需互相運作,但社會上沒有完人,所以社會不可能是烏拖邦,社會只能在最低限度下運作」。
沒有哪個社會是沒有兇殺案、沒有詐騙集團的,關鍵在於我們要求的最低限度是到什麼樣的忍受頻率,以及你願意付出多少的成本來換取您可以接受的頻率。
但別急著承諾你願意付出的成本,在提出要求前,別忘了:社會的平均組成份子是什麼樣的水準,社會的運作限度就是那個樣子。
上句話直接點出解決方式:
想要好一點的生活,就必需提高社會整體組成份子的平均水準。
每個人搶的社會資源越多,其他人所能分配到的社會資源必然下降,社會的整體水準連帶下降,個人被社會服務的水準自然也會下降。這是非常直接的事。
也就是說,並不是多搶一些社會資源,而應是多釋出一些社會資源。
換句話說:您願意付出的成本,就是您手上的既有社會資源。
要你付出既得的社會資源很簡單嗎?再想一想吧!您已經對您所獲得的社會資源不滿,結果你還要釋出你的社會資源?這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超級大難題。
更大的問題是「社會是一個超大型混亂集」,您釋出的資源,可能馬上被有私心的人搶走。
而且就算大家都釋出資源,因為社會有其慣量,也還要時間(可能要以數代來計算)來變動。無法馬上看出成效,您有那個信心和耐心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是說假的。
您信任您釋出的資源會被其他社會組成份子公平運用嗎?這又回到之前講的,東方社會基本上是一個低互信基礎的社會,所以也才會幾百年的混水到現在還是一陀混水。
東方社會唯一個高互信基礎社會我就不提了,那個不重要,重要的是您信得過您的鄰人嗎?
信不過,那您也就沒啥好抱怨的了,什麼雞生什麼蛋,什麼樣的人出什麼樣的社會,剛好而已。
高知識份子、高所得份子,搶走所有政經資源後,低所得、社會下層的子弟會有什麼成長資源?
社會既得利益者若不把社會資源放出來,將來整體社會的資源分配的下層是不會消失不見的,它會存在你的週遭,可能會在暗巷裏遇到、可能會在進修車廠時遇到、可能會在你吃的加工食品裏的千萬個製造環節裏頭的某一個作業員就惡意吐了食物材料一口愛滋口水(這句真呦口…)、同樣,也難保不會有b段班教育底下油嘴滑舌騙吃騙喝的人摸上來當您子弟的老師…
所以這個不是做不做、要不要釋出、有沒有人搶…的問題,而是不做,就是現在這樣,大家泡在一坨渾水裏。
既然決定不做,那就不要抱怨,自己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沒啥好說的了。
良好的社會資源分配沒辦法改變社會自然分階的狀況,
但是至少良好的社會資源分配,可以讓多數社會階層有一個富足、不需叢林法則的生存環境。
對一個社會不滿、要求一個社會應該怎樣怎樣…其實是一件超好笑的事。
社會只是一個名詞、不是一個個體,你不能去要求一個"集合名詞、代名詞"該如何如何…。
社會是你我的組合體,你我是什麼樣子的水準,組合出來的就是什麼樣子的社會。如果不試圖讓自己多做一些事,而只是抱怨,那簡直只是在轉個彎罵自己。(這也是我為什麼花時間打這篇很機車文章的原因。自私的人照樣自私,但一定有人會去思考一些事,有思考,這個社會就有機會)
真麻煩,只不過說擔心教育問題,五四三講那麼多,沒有簡單的方式可以解決嗎?比如說立個法啦、開個課啦、所有人都抓去槍弊啦…
沒有!真的沒有!社會的問題只能用社會的方式解決。共產黨、法西斯、納粹…都曾經想用極權「規定」的方式解決,很快,很好,但後來的社會反唑都很大。
東方教育多半只注重個人成就的傳授(解微積分啦、專家啦、偉人啦、企業家啦…)
卻一直乎略了個人與社會組成間的論述,現成很多社會問題是出在社會層面的混亂,這個並不是加強或要求哪個身份的人就可以解決。靜下心來想一下就會知道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