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叫的野獸 wrote:顯然你完全搞不清楚狀...(恕刪) 推甄是有錢人在玩的,推甄是要花很多錢的,光是印那些推甄相關文件就要不少錢.況前許多教授跟學校喜歡多才多藝的所謂的多元的學生,但別忘了這些多出來的才跟藝是要用錢去補出來的(通常),當然上學也要錢,但跟補習比起來差太多了為什麼中國的科舉制度從隋代推出以來會持續運作兩千多年?跨越了改朝換代的藩籬?原因無他,因為科舉雖然難考,科舉雖然相對來講上層家庭還是比較佔有優勢,但科舉至少至少給了平民百姓家一個翻身的機會,科舉的持續可以穩定跟獲得一定的人心科舉對華人來說有多重要,可以參考 范進中舉 一文科舉相對今日來多就是聯考與指考聯考與指考的優點就是公平,一分就是一分,你得到的分數絕對來自於自身的實力,就算要猜,大家的機率也都一樣,別說之前倒扣的時代,不會你連猜都不敢猜.而堆甄,說真的,少數人的決策佔了極大比例,可能甄選的教授在面對比較優秀的A與比較不是那麼優秀的B會因為個人的喜好而選擇B,但極有可能在指考的戰場A會贏過B或者C是富裕家庭出生的孩子可以有比較多的機會去學習許多才藝,而D是農家子弟,只能苦讀但在推甄的戰場上誰勝誰敗大家都知道了
INNOCE wrote:18校明年提高比率 ...(恕刪) 我個人覺得再過個十年兩十年有可能發生的.....還有,推甄真的很花錢,口試能在幾分鐘就能判別一人高低優劣的話,我只能說,負責口試的是神....
會叫的野獸 wrote:但甄選進來的學生平均起來就是比指考進來的優秀許多。...(恕刪) 你講這句話根據在哪裡,我看到的是甄選的裡面很多資料有問題,是學校幫忙搞出來的.平均起來甄選表現比指考差很多. 第一次辦甄選入學都沒人來打聽消息,但是第二年開始打聽消息的拜訪的就看多了.尤其是那些教授自己的小孩連關說都不用根本就是認識的.甄選已經快發展成上品無寒門了.
甄選進來的學生平均起來就是比指考進來的優秀許多----------?????你知道現在很多高三學生 ,高三下學期的書都沒在念了 !?就是因為因為甄選的關係 !你想甄選進來的學生真的會比全力攻指考的程度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