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師這口飯恐怕更難吃 聯合新聞網
面對今年律師高考新制,錄取人數近千人,衝擊原本就已僧多粥少的律師市場現狀。國內的律師市場,近年來,早已出現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兩極發展,知名大律師的計費,是「按時」以萬元計,小律師則是「依案」計費,討生活並不容易,若再有千人加入市場,惡性競爭的結果,律師恐怕不再是高收入的代名詞。
法界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各大財團、金控,都有專屬的律師群,若遇有官司,都是老面孔,收費雖屬營業機密,但熟知內情者透露,不論是以案計,或按時計費,每案動輒幾百萬元。大律師的行情則是按時計費,每小時上萬元,不只開庭,開會討論乃至閱卷,都是計時收費。
相對大律師的「時進萬金」,小律師則只能討生活。初進入市場的律師,通常是選擇受僱,待稍有人脈後,再行開業,為了分擔開辦事務所的固定支出,一般會以合署辦公方式,不過,案源開拓不易,不少律師因收入比上班族還少,最後無奈結束營業。
近年來,在律師市場中,異軍突起的一群,是屬轉任律師的檢察官或法官,由於這些司法官,本就有硬底子的司法偵審實務,頗受財團歡迎,而他們在司法官任內的前後期學長、學弟妹關係,更是涉訟特定人的最愛。
法界人士表示,律師在執業的初期,因人脈不深,只能以專業取勝,若案子辦得好,加上物美價廉,很容易出現「案子會找人」,不怕沒收入。應酬在律師界中似乎不可少,因為人脈的拓展,與案源成正比,而因此有不少律師深信此道,下班後,非得加班應酬。法界人士說,整個律師的收入,早已大不如前,且競爭激烈,面對新制律師分試考試將錄取近千人,未來,律師這口飯恐怕更難吃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