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我國中每次模擬考都PR98~~每次喔~~~第一次基測 PR95 失常第二次基測 PR98 還是失常 大家都說模擬考PR一定會上升 看來不適用金字塔頂端從小到大以為自己注定要讀建中→台大→研究所(國中數學老師在課堂上得知我只打算讀碩士的時候還說要讀到博士才行)最後悲劇了後來在第N志願打滾三年 再也不相信分數這回事分數能做啥 能吃嗎??後來上了莫名其妙大學的莫名其妙系再看看同學的FB上的大學生活恩我想吃分數 我想讀第一志願
教育部自打嘴巴,12年國教的目標明明就是要高中社區化,不要有明星學校,現在又來個高分低就,分什麼第一志願,第二志願....如果連這種簡單的問題,都沒辦法解釋清楚,103年要12年國教?我看部長會先死翹翹吧!
minhua0317 wrote:轉台到政論節目...(恕刪) 樓主你第一次看政論節目節目嗎如果你對他們的發言邏輯如此義憤填膺那你每天都可上01發文抱怨請轉台看D台G台或動物星球你真的會看到世界的驚奇與美好...小弟很認真的回覆
砲灰肥皂 wrote:想當年我國中每次模擬...(恕刪) 其實我很認同你的看法在脫離學校一、二十年後回頭再看那時候斤斤計較的分數、志願其實都是很讓人啞然失笑的每次的失敗後來都變成一個轉折人生自然會有自己的出路只是,撇開分數、志願我想表達的是當你有機會更上一層樓、獲得更好的生活的時候(不管是家庭、事業、學業)你會輕易的放棄,或許只是因為一個鳥到不行的理由嗎?
minhua0317 wrote:北北基的爭議,這幾天...(恕刪) 你說的例子都太極端了若只差一些分數就可上國立,當然要去爭取若是差了很多分數還想上建中/台大,這樣為免讓人覺得無理可以去台積電,最後卻去派遣公司,這也是自己的選擇,沒人叫你一定要去哪,不是嗎?北聯離我已經太遙遠了(民國78年)我比較想知道,為何會有高分低就的問題?(志願不就是自己填的嗎?)
minhua0317 wrote:...(恕刪)...當你有機會更上一層樓、獲得更好的生活的時候(不管是家庭、事業、學業)你會輕易的放棄,或許只是因為一個鳥到不行的理由嗎? 小弟願意說是『與現實的妥協』有時機運如此,沒有誰對誰錯一試定江山也不見得對,當時烤到暈倒的也不是沒有聽說過現在回頭可以說說笑笑當時的跌倒,何嘗不是一種學習呢?不過現在比較新的文化是跌倒都怪別人,不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