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炮...還好"它"粉爭氣沒在我當兵一年多時.齋下來==雙發動機.這可是二代戰機裡.(三角鐵翼.跟美國展示機)裡面唯一發動機故障一個還能飛回來滴...不過.我有一次看到他的"煙囪"冒火....飛官上車時.直說差點回不來
如果到現在還認為IDF是臺灣完全自製的,才真是自欺欺人。發動機是美國的東西,不過似乎是在臺灣拼裝的,郝柏村還拿著模型到慈湖去獻祭,雷達也是取了中文名字的美國貨。如果發動機未受限於美國,怎麼這麼年多來連提升推力的計畫都拿不出來?IDF的發展有其時代背景,但如果不能突破發動機等關鍵技術,我就認為不應該再「自力」發展下一代戰機,IDF其實就是老美是畫個框讓臺灣在那框裏玩,那個框就是發動機的推力,臺灣能玩到什麼程度根本都在老美的掌握中。
ncvt wrote:如果到現在還認為ID...(恕刪) 因為當時臺灣計畫將第2代IDF將從防禦型改為攻擊型(近似F16C/D),所以老布希賣個F16A/B,要台灣放棄第2代IDF為條件之一,因為IDF是中美合作,老美也擔心繼續合作下去,難保台灣不會對相關技術掌握度日漸成熟,有可能損害美國利益(除發動機外之其他零組件及維修合約),加上當時國軍內部對於IDF及F16,多數傾向直接採購F16,因此IDF第2代計畫胎死腹中!
Recollect wrote:所以結論是沒有美國支...(恕刪) 因為國防部越來越懶,與其自己花大錢,倒不如買個現成的,有什麼狀況,只要鈔票亮出來,翹個二郎腿泡泡茶,有人會處理的!修正一下,是漢翔的"翔昇"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