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砍價,殺價PartII.財經!?出處!?

價錢是常常用砍的, 沒錯.
比如廠商報價, 按慣例先砍個九折再接著談.
這個說法很常見吧.
但是, 確實很少聽人家直接用"砍價"這個詞,
而是殺價-用砍的, 跟殺人-用砍的, 意思是一樣的.
不過說砍人, 也不會有人說錯, 是吧?

單眼、單車、單身旅行 wrote:
價錢是常常用砍的, ...(恕刪)

少見多怪的笑話發文。
早上讓開版抓狂的新聞應該是...
蘋果有意向印刷電路板軟、硬板供應商大砍產品售價,
"砍價"幅度高達20%~30%(自由時報 記者蔡乙萱/台北報導)

換成"議價"幅度高達20%~30%...誰看的懂是正20%還是負20%??

再換成"殺價"幅度高達20%~30%...這是在菜市場挑蘋果嗎??

單眼、單車、單身旅行 wrote:
價錢是常常用砍的, ...(恕刪)


這詞彙,天天都在中國大陸的各級市場裡從人們的口中出現。
我來好幾年了也常講。但我回台灣時絕對不會跟『殺價』搞混。
在中國:講『砍價』,夠『地道』。
回台灣:講『殺價』,夠『道地』。

現在,有人跟我說那是標準商用語。
我卻跟他說商用語沒這詞彙。『折扣』、『回扣』、『議價』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語言是會變動的
要你這種堅夷夏之防的人是歷史主流
現在我們還在講毛公鼎上的那種語言與文法辭彙
(其實主張堅夷夏之防的歷史上還從來沒少過
但事實上他們對潮流歪風的正義之吼都無濟於事)

各種文化之間交流語言本來就會互相滲透影響
你真的不需要如此緊張
媒體搞到看不懂的人太多他自然就會修正
如果看懂的人多了還會用
那就是文化交流受影響
有什麼大不了的?
台灣的國語裡一堆日文外來語你要氣不就早氣死了

oviraptor wrote:
語言是會變動的要你這...(恕刪)


也是。氣也是無非是這種『帶頭投降』這種窩囊行徑。
若這就是時代巨輪。發這種小言只不過是螳臂擋車。

話說回來了。英語稱霸世界也一甲子多了。怎不見漢語被消滅?
比較熱烈的交流才不過一兩年,就這樣被牽著鼻子走了。豈不窩囊?

此外。
只因為跟中國人做生意做多了。就想把他們的通用語當成標準商用語!?
行啊。麻煩在過10年後放到教材裡面。現在別跟我胡扯。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蛙鳴之地 wrote:
對方是『中國』公司吧...(恕刪)


不,敝公司規模小,只做台灣本土生意,
所有往來廠商都是台灣廠商 o.o

廠商也會跟我們說:砍價不要砍那麼兇啊~~

蛙鳴之地 wrote:
也是。氣也是無非是這...(恕刪)


英文和漢語相去太遠
很難直接受影響
不過如余光中三十年前罵到現在的
在文法上影響漢語(兩岸皆然,對岸尤烈)很嚴重
有很多西化句其實近年來也快變成自家財產了

至於在字彙上英語就要透過翻譯
講起來就不如日文,特別是日本漢字名詞可以直接被引用來得容易影響漢語

至於大陸用語開始流行並且有凌駕本地用語的傾向
我講句難聽話
弱勢文化遇上強勢文化就是這樣
這不是你自我感覺良好或相信什麼自己才是華夏正統就可以改變的
所幸就目前為止我覺得並沒有一面倒
大陸有些用語也受到台灣的影響
仍處於交流的階段

蛙鳴之地 wrote:
厚厚。本來被站方移文...(恕刪)


抱歉,你來01就是寫給使用中文繁體字的人看,就是給台灣人看,
但是你用"好樣的"

這是可是中國大陸先用的名詞,

要刮別人鬍子先把自己的刮乾淨,這裡01的觀眾,比破報紙的還多
jedijack wrote:
早上讓開版抓狂的新聞...(恕刪)


『砍價』本來在中國大陸就是用來跟賣方要求降價的用詞。
去菜市場買水果買內衣內褲都很適當。
請不要自己把他塑造成高級用語。謝謝。

在台灣說『殺價20%~30%』一點也不會不入流。且非常的貼切。

再來,用『議價20%~30%』也不會有你所寫得正負問題。
供應商給『報價』,需求方『議價』這只會有負。哪來的正,若你公司是那種肯給多錢給供應商的請報上大名。
需求方『招標』,供應商『投標』。也用不到『議價』。要『議價』的話。還招啥標。

羊羽翔 wrote:
廠商也會跟我們說:砍價不要砍那麼兇啊~~


這句我也常聽啊。我也常講啊。對誰講?當然對中國人講。
現在哪一間公司沒跟中國人做生意?
順口說出來我不意外。
換成『殺價不要殺這麼兇』。用國台語雙聲來講也非常的貼切。對我們來說還比較親切。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