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時尚 wrote:馬後泡大王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認為...(恕刪)
在三聚氰胺事件後,衛生署成立「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為全民的食品藥物安全把關,但今年TFDA編列食品管理業務預算僅有一.二億元,還較去年少了○.三億,平均每個國人只分到五.二一元,歷經塑化劑風暴,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便批評,TFDA的升級只是換湯不換藥,人力不足、預算也不夠,「根本就是一個騙局」。
民進黨立委黃淑英表示,翻開預算書,文建會今年補助各地政府辦理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就編了五.七億元,相較之下TFDA食品管理業務預算,實在是少得可憐,讓人質疑政府真的重視食品的安全管理嗎?
我認為這些特殊的添加劑應該加強抽驗,如果發現因為添加過量而會導致致癌甚至死亡,應該給于嚴重的罰款
甚至應該比照管制藥品一樣從原料的生產到產品的製造等等全部要求廠商每季申報並且造冊,如有數量不對
就處罰,這樣才比較實際吧.
很好玩嗎? wrote:
感覺很多人對衛生署的言論有失公允。
要搞清楚原本法規是沒有規範食物添加塑化劑的檢查項目,這次是衛生署主動把這事件揪出來的。
就連發現食物添加塑化劑也是在進行他項項檢測時意外發現的。
要不然這次衛生署也可以直接收錢然後乖乖閉嘴,等到紙包不住火時再說無法可管裝死啊。
因為台灣的法規漏洞很多,導致控管與檢驗也有許多漏洞,要不是衛生署某個實驗員雞婆多做了一些不必要的檢驗,根本查不出來。成立衛生警察就能夠依法主動進行偵查。
原來可以這樣...
那除了塑化劑有說以外..其他有害人體健康的添加物都是收公司錢閉嘴嗎?
難怪塑化劑會30幾年後被雞婆的人發現因為良心不安才公布
那這30幾年來..有多少衛生署的人是收公司錢然後閉嘴的...
是不是應該請檢察官查查衛生署有沒有官商勾結
有些檢驗有害人體的,結果衛生署都是收廠商的錢然後沒公布並放任過關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