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點 wrote:刻意以古書<說文解字>當時的註解來註釋現今的事物,以達個人政治目的的是白目 我想比較瞎的應該是看不出他的用意的人明眼人都知道他是在抗議為啥教育部自做主張把原本的台語教學改名稱為閩南語教學話說台灣脫離福建縣治已經遠從清朝就開始了早就自己演化出自己的地方母語了台語就台語好好的為啥還要去分割啥閩南語明明是台灣人用台語搞成台灣人去用閩南語人家要抗議的是這個 不要著重在表面的啥說文解字
異鄉苦工 wrote:這很簡單啊一個語言經過長期使用衍化且多數人使用自然會成為該地的代表語言啊這有這麼難嗎所以教育部把台語改成閩南語是要我們回頭去學福建南部的地方話嗎那邊的說法可是跟我們現在常用的台語不一樣耶...(恕刪) 沒這種事, 就像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套你的邏輯, 經過長期使用演化且多數人使用但是美國人不會稱自己講的叫美語...通通都是English
cwc006 wrote:在《說文解字》那個時代,閩南是蛇種、野蠻民族的地方那當時的台灣不就更......哈.........(恕刪) 這是事實,除了天朝,其他地方都是蠻夷,正確的說法是東夷、北狄、西戎、南蠻。在唐末,中原動亂,很多天朝人逃難到南蠻,也把當時的河洛口音(唐朝的官方,就是洛陽一帶的方言)帶到南方,所以河洛語/閩南語有古音,很多唐詩用河洛語/閩南語唸才對味。在日治時代,日本人不清楚這層關係,將台灣大部份人使用的方言,用「台灣語」稱之,就逐漸成為「台語」的稱呼。把「台語」正名為「閩南語」,是沒這個必要,教育部不想想如何提昇大學競爭力,搞一些有的沒的,難道杜部長還在?如果真要正名台語,也變更將「國語」正名一下,是「官方語言」,不是一個國家代表的語言,就連祖國都是用「普通話」稱呼。為了迎合國際潮流,也要正名「國語」為「北京語」。~北京人:拜拖,貴區講的腔調是新國音,跟北京話差很多的。
我覺得有些政治人物真的很奇怪這個是請只是把它重新定義而已閩南人講的是 台語客家人講的是 客語原住民講的是 原住民語(阿美族,排灣族....)為何 閩南人講的不是閩南語而是 台語 why?可是政治人物卻可以鬼扯一些有的沒的,真是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