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古時所謂的蠻夷是指

在黃帝時代
超過河南省範圍的都被叫作蠻夷..也叫做九黎..

韓國人的理論就是
當時除了河南省(黃帝軒轅氏的領土)以外都是九黎的領土
韓國那時也被叫九黎
所以叫做九黎的地方都是韓國人的
五千年前韓國(九黎)的領土已經包山包海了

foppx wrote:
一.古時所稱的蠻夷是指哪兒?

二.當時所稱的蠻夷 , 那兒的人民 , 曾脫離大陸跨海到他處嗎?

三.所謂蠻夷 , 想必是指其表現出來的文化行為
那現今是否可看出哪兒的人是當時被稱為蠻夷之處流散出來的?
從一些對事對物的反應行為中是否可看得出來?

四.承上述第3點,試列舉說明


一。古時候要看多古了,如果指孔夫子年代,蠻就是指南蠻,當時的楚國以南,大致上包括現在的兩廣云貴越南,后來也泛指長江以南。

夷是指東夷,在姜太公年代山東朝鮮遼寧都是東夷,孔夫子年代以后一般專指朝鮮日本流求。

二。當然會有脫離大陸到他處啊,比如從朝鮮半島到日本,或者從南方到流求東南亞。

三。之前網友有說過華夷之辨,更多的可以參考維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AF%E6%80%9D%E6%83%B3

孔子作春秋大義,提倡華夷之辨,不以種族爲標準,而以文化禮義作量度。如楚國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復以蠻夷視之;而鄭國本爲諸夏,如行爲不合義禮,亦視爲夷狄。若夷狄嚮慕中國,能行禮義,則褒揚而進之。
就是指我們這些人啊
住在太東西南北邊的都是蠻夷
我們剛好是住海邊還太東南邊了點
所以也是蠻夷囉
也就是番邦啦~
對漢人來說

滿.蒙.回.藏.苗.傜.鮮卑.匈奴.羯.氐.羌.契丹.女真

都是蠻夷............
foppx wrote:
我們都知道 , 在古時 , 有些地方是被稱為蠻夷

一.古時所稱的蠻夷是指哪兒?

二.當時所稱的蠻夷 , 那兒的人民 , 曾脫離大陸跨海到他處嗎?

三.所謂蠻夷 , 想必是指其表現出來的文化行為
那現今是否可看出哪兒的人是當時被稱為蠻夷之處流散出來的?
從一些對事對物的反應行為中是否可看得出來?

...(恕刪)


第一題不知道

第二題,他們曾到香港一帶,至少知道有一個人到過那邊。隨著元朝公主到過香港。

第三題,關於文化行為,只要看到女的肚臍,就要娶她,如果不娶,女的就該我了斷,
如果不能自我了斷,那她只好殺了看到他肚臍的男人。

聽說到香港是為了躲避仇人的追殺,但他的仇人也追到了香港,
後來找到了個有萬中選一的港仔,教他練成如來神掌,打敗天殘~~~

foppx wrote:
我們都知道 , 在古...(恕刪)

在古時
中國不是都以天朝自居
其它國家不都視以蠻夷
清朝時不就被所謂的蠻夷
被打的東倒西歪
割地賠款、簽了一堆喪權辱國條約
所以古時 閩 也算是 蠻 對不對

相較現今流散海外島上的 閩 , 也依然 蠻 對吧

像是如今滯台的那些 閩 , 所表現的是否符合 蠻 呢
不以中国人自居的 历史上看都算蛮夷。

不以做中国人自豪的 历史上看都算蛮夷。

中国人的特点就是表明自己的出身 是否正统。


虽然 楚王 自嘲曾经说过:我蛮夷也



但是屈原就对自己的出身很自豪。《离骚》开篇就表明了自己身份。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五帝之一的高阳(颛臾)的后代,正统炎黄子孙

后面的《离骚》就是中国文化的历史了

昔三后之纯粹兮(三后指夏禹、商汤、周文王)
彼尧舜之耿介兮
何桀纣之倡披兮
原依彭咸之遗则(彭咸,殷商贤臣,因直谏而投水自尽)
鲧悻直以亡身兮
启九辩与九歌兮(启,禹之子)
异淫游以畋兮(夏时一君主,曾推翻启之子太康)

foppx wrote:
像是如今滯台的那些 閩 , 所表現的是否符合 蠻 呢


那滯台的中原人呢
應該算什麼呢
橘橘橘子 wrote:
古人云,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南方=蠻
東方=夷
東南方=蠻夷
所以蠻夷就是居住在中原地區東南方向的人。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胡無人,漢道昌。 陛下之壽三千霜, 但歌大風雲飛揚, 安用猛士兮守四方。 胡無人,漢道昌。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